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99)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以后他们一个南下,一个北上,再难相见了。
  他把古琴送给陆杨,留个念想。
  出门这段路,洪楚步行,走得身上冒汗。
  坐下没一会儿,就热汗淋漓。
  他也感到释然了。接管家业以来,他第一次这么轻松的出门,不用各处警惕防备。
  陆杨问他要去哪里,洪楚没有想好。
  “我以前只往北方去过,这次想往南边走走。我看书多,去的地方少,难得这么自由,都长长见识,再看看做什么生意。或许也会重新回到北方,这里有熟悉的客商,我对这里的衙门、官员也熟悉。以后说不准也会去京城。等我到了地方,会给你写信的。”
  陆杨让他往翰林院寄信。他们还没安家,找谢岩比找他方便。
  陆杨说:“我以后安定了,也会到处走走看看。到时再见面,我们都是胸有沟壑的人了。”
  洪楚有些惊讶,“你能走得开?”
  陆杨点头,“嗯,我还没这个想法之前,他就说会让我出去走走。我送他读万卷书,他送我行万里路。”
  洪楚说他们很般配。这是比幸运中听的词。
  五月中旬,他们同行一段路,陆杨带着孩子们,跟赵佩兰一起返乡祭祖,找谢岩汇合。洪楚带着十几号兄弟,途经三水县后,稍做停留,便往更南的方向走去。
  三水县是老样子。一座城市的变迁是缓慢的,重回故乡,陆杨恍惚间觉得他从未离开过。
  他们在县城有住的地方。陆林收拾了屋子,张大人也收拾了府邸。谢岩选了陆林家。
  兄弟重逢,带回两个孩子,陆林喜欢得不行,抱抱小的,看看大的,还说陆杨瘦了。
  陆杨说他睁眼说瞎话,“我还瘦?我离开县城的时候才几斤肉?现在脸上都能掐出二两了。”
  陆林说他这是虚肉,生孩子养的,过阵子就掉秤了。
  陆杨跟他打趣几句,也真心想拉拔他。县里这点小产业,不用把他拖在这儿。
  他跟陆林说三水巷的热闹,说都是熟人,也知道陆林跟陈酒熟悉了,以后陈酒一家也会去府城,他想让陆林也去府城。
  那里有他新添的产业,书斋比小铺子轻松,没有那么多的活干。夫夫俩在那里轻松些。
  陆林犹犹豫豫的,不想去。
  陆杨挽着他胳膊,说:“林哥哥,你就去吧,你家有两个哥哥,哥夫家也有兄弟。你们两口子在不在的,都有人孝敬家里。到府城去,你更轻松些,身边有更多聊得来的人,日子顺,以后养孩子,也好送他们读书上学。这样我才觉着对得住你。我们兄弟一场,我是惦记着你的。”
  如果有可能,他想带更多的人去京城。
  但他知道家中负担,知道谢岩肩上的担子有多沉,只能一步一步来。
  陆林还是犹豫,他觉着县里的产业也很重要,那么多人都想着过来吃干饭,他在这里好一些。
  犹豫就是考虑。陆杨再接再厉,又是讲道理,又是撒娇,还给他装哭,说以后在府城,他们往来方便一些。从府城走水路上京方便,他们可以常常见面。
  要问小铺子怎么办,陆杨说:“让大松哥来。”
  陆杨再摸摸他的肚子,问他:“有动静没有?”
  陆林摇头,有些难受。
  “不知怎的,就是怀不上……”
  他会挣钱,家里的不满能拖久一些。等到张家有怨言的时候,刚好谢岩考上举人回乡了。举人的威慑过去,又是状元返乡,谢岩和陆杨都对他客气又亲热,张家没到他面前说难听话。但他心里有压力,也会觉得对不起张铁。
  陆杨皱眉,想想他们搬出铺子的时日,又觉着合理。
  搬出来以后,中间有个年节。过年肯定要回家的,他这些年怀不上,两家嘴上不说,脸上肯定有计较,陆林心里再加点压力,回来以后成天惦记着,环境虽换了,他心上没松快,总也好不了。
  陆杨想让他快点去府城,府城没人给他脸色看,没人催他怀孩子,哥夫待他好,从不给他气受,到时夫夫俩张罗着新生活,又要熟悉书斋的一应事务,再让陆柳带着他到处转转,也让他了解刻印作坊的事,把他的心都填满了,便没空忧思忧虑。
  好日子好盼头,平常多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来年就抱娃娃了。
  陆杨想得好,跟着催他快点动身。
  陆林哭笑不得,“哪能那么快?还要把我大哥叫来教一教才好。”
  陆杨又催他快点教,“年底之前要去的,我等着你的。”
  他到时都不在府城了,怎么等?但陆林说好。
  他们回县里待不久,县里落脚歇一天,次日回庄子上。
  门庭已经改了,有人在盖族学。他们一家回来祭拜谢岩爹。
  沿路的官道上都站满了人,比举人返乡时热闹数倍。
  县西四个村子都有来人,县里也有些百姓跟来,有些是看热闹,有些是艳羡。
  谢家的族亲被人挤兑得无地自容,整个上溪村都满脸菜色,面容憔悴。他们知道自己做过什么,后悔与恐惧与日俱增。
  陈家湾的人扎堆,一拨人跟着陈大舅,说这算远亲了。一拨人跟着陈老幺,问他敢不敢上去攀亲。两头一喜一怒,周边都是笑声。
  黎寨里来了些人送礼添砖,拉了几根上好的房梁来。新宅子和族学都能用上。
  二田在随行的人之中,跟着大家伙看新科状元。三苗问他要不要去府城,二田假装不懂,说:“送货就去。”
  对他们这些久居县城、久居村落的人来说,整个三水县的变化都很轻微,但属于谢家的庄子,却远近扬名。
  谢岩提前回来,添置了些良田,花费都比往年高。他家附近的土地,是香馍馍了。很多人买来沾文气。
  这让谢岩很不高兴。他本来想说一文不给沾,想想这些人花钱也是为着后代出息,叹口气算了。
  他们在县里待不了多久,陆杨给他林哥哥铺路,陆家屯和上溪村都去了一趟,对于陆林去府城的事,两家都没敢有意见。
  往返路远,上京还要些时日,他们即日回府城。
  陆柳和黎峰给登高楼下帖子包场,楼上楼下,都是三水巷的人。
  谢岩携带家眷,先去了崔府。
  早说了数次不见不见,他一上门,崔老先生就没辙,让他们进屋坐了会儿。
  他已经教过谢岩,今天对陆杨说了几句。
  陆杨机灵,却有气性。到了京城,遍地是贵人,夫郎的地位,是男人给的。在外受气、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让他不必因此介怀。
  “人有聚散,在京城更是如此。今天还在刁难你的人,明天指不定去了哪里。过好自家的日子就好了。”
  要做生意也是可以的。没谁说夫郎不能到外面做生意,能承受住那些声音,他想做什么都可以。但同理,那是一个讲究官职官阶的地方,须得看开看淡。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就行了。
  陆杨听得想哭。人生的缘分说不清,有些人会很坏,有些人又不求回报的好。
  只是可惜,人都要往前走,会有许多无奈与不舍。他跟谢岩一起磕头,跟他告别。
  登高楼的席面在中午,外头艳阳高照,屋里却像华灯初上,每个人都酒过三巡般,说话都有几分醉意。
  楼上楼下都是陆柳和黎峰招呼,这里落座,那里上菜,又让人吃好喝好,又让人大声笑笑。
  两个小宝跟不上陆柳,只好缠着陆杨喊爹爹,要饭饭。
  陆杨带他们见弟弟,教他们认小肉包和小糖包。
  他们全都喊“包包”,喊着喊着就成了“抱抱宝宝”“宝宝抱抱”,这个连词他们经常说,说得十分顺嘴。
  陆杨又招呼陆柳和黎峰过来吃饭,让他们歇歇。
  “不用招呼那么仔细,我看着都替你们累,你们怎么不把饭喂人嘴里?”
  陆柳当即拿小碗夹菜,要喂给他吃。
  陆杨没推辞,张嘴接了。
  在他们旁边,黎峰跟谢岩碰杯喝酒。
  他们聚在一起,家里摆席面,上茶多过上酒,谢岩更是没陪黎峰喝过几回。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