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43)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陆杨想了想,在他这儿多坐了会儿,把谢岩的读书方法讲了。
  这法子不适合所有人,但丁老板家的儿子还小,只是小学生,县试都还早,学习习惯可以摸索调整。
  谢岩读书确实厉害,给人做个参考。
  “一般人家不会随便拆书,这太费银子了。老哥哥可以帮他裁些纸条、单独做个本子,他平常看书,就自己夹书签,在纸条上做内容标记。孩子还小,你跟哥夫就帮他理理目录,这样以后书签掉了,翻翻本子,还是能找到当时标记的页码。
  “再是一点,要舍得用纸,我家阿岩说,不动笔,不读书。书不是看的,是要思考的。思考的东西不能只在脑子里琢磨,要写下来。写下来要看,不能放着。刚开始,看着记录的内容,能想起原文最好。尤其是要背诵的书籍,最好能背出原句。小侄儿这个年纪,不指望他背下来,写完以后,就多辛苦点,自己把原句抄录在纸上。以后多读几年书,看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想法,两相比较,可以自行订正。学问一事,要多看多思多写。”
  丁老板起身,朝他抱拳拱手,“下回我带这孩子给谢秀才敬茶!”
  陆杨笑笑,再与他客气几句,就回铺子里吃饭。
  下午他再去一趟俗话书斋。
  府城一行后,他已经决定让利,跟俗话书斋合作。
  当时金老板跟金师爷过来,开的条件有两样,一个是先付定金再分红。一个是一千两银子买断全套《科举答题手册》。
  合作的方式,陆杨选了分红。这样书斋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会小一些,双方相处愉快。但他提了额外要求,印书要交给鲁老爷子办。
  谢岩写字快,这些内容都是他很熟悉的东西,因字多,加上平常还有课业,约莫一个月出一本。校订的事是财神爷办,财神爷正好温习功课。
  谢岩打算一次写完,第二册之后,第三册也会继续写。有些不常出现的题型,他会三题、四题这样合订来讲。预计五册结束。
  出书快,小作坊就忙不过来。
  金老板还想多出一些书,雕版都做两套,他的作坊也在印书,两头一起忙活。
  今天过来,是双方再确认一下契据,开售之后,不可更改。
  陆杨早看过,没有意见。
  金老板请他上坐,跟他提前说好卖书的种种风险。
  “天灾人祸那些就不提了,就讲生意上的事。这书卖得好,别的书斋就会模仿。就说府城吧,府城那头,肯定有人在往后印书了,院试期间那么多书生抢着问,有脑子的人不会放过这个商机。所以我们卖到府城,可能不如预期生意好。
  “还是模仿,因为有模仿,所以会出现一些同类型的书。如果出书人是个举人,就更加麻烦了。科举一途,功名高一级,书生们会盲目相信。”
  除却这两样,还有另一种模仿。
  比如说,他们没有得到谢岩的首肯,也没拿到谢岩的手稿,不知道他们从哪里请人写的书,也冠以谢岩的名字,以他的名号去卖。
  如果被找到,他们会说是同名同姓的人,他们根本没说是哪个府县、考第几名的谢岩。
  到冒名顶替这里,都是后期的事。
  书斋跟风无效,又十分想要挣钱,所以会有这种无赖之举。
  一般而言,都是盗印、仿写。
  仿写的事,金老板不担心。
  他听金师爷讲过,张大人都赞誉很高,一般秀才抢不了风头。就怕来举人。
  “举人老爷清高,轻易不会下场挣这种银子。”金老板说。
  轻易不会下场,就是有可能下场。
  再就是市场饱和,卖远了运费关税人力都会增加,不值当。金老板会跟几个朋友合作,把雕版卖出去。这样挣钱会二次分红,利润薄了些,好过没有。
  种种风险提过,是为了让陆杨降低期待,以免销售册数不如预期,当他昧了银子。
  都合作了,陆杨要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拿到的银子数目过得去,他不会计较。
  他也提醒金老板:“要帮我多多留意好文章,尤其是举人进士的文章,越多越好。”
  金老板知道的。
  他们刚定下的合作,立即联络人,都要等等回信,有了回信,他会给陆杨送去。
  金老板还说:“我这儿跟以前一样,谢秀才想来看书,随时都能来。”
  陆杨听在耳朵里,想起一件事。
  既然都这样合作了,不如让金老板便宜卖他一批煲汤书,最好能底价给他,金老板就不要挣钱了。
  他们这回去府城,会在码头停留几天。码头那里汉子多,让黎峰摆摊卖书去。
  这样子比攒雕版快,雕版又贵,以后有钱了,攒一批留着,现在没钱,就把金老板的价值压榨压榨。
  陆杨都印书了,自然知道成本。
  平常往外卖三钱银子、四钱银子一本的书,成本一钱左右,他挑一些,各拿二十多本,一起两百本,让金老板给他准价。
  金老板:“……”
  没记错的话,上次谢秀才要的额外报酬,就是十几本艳情书。
  金老板沉默地看着陆杨,目光在他眉心孕痣上速速扫过,没法跟个夫郎就这种书讨价还价的,摆摆手答应了。
  陆杨大气,这些书,他一样拿了一本,送给了陆林,让他好好研习。
  再隔天,他碰见罗家兄弟,又神秘兮兮,给他俩也一人送了一套。得两个哥哥瞪眼训斥。训完了,书也拿走了。
  而家里的谢岩,看见这些书,已经面无波澜,接受良好。
  陆杨要养精蓄锐,不能挑灯夜读了。
  谢岩要读正经书,这些书除了放在屋里占地方,影响不到他们。
  衙门有人好办事,罗家兄弟催催,金师爷手上忙一忙,路引很快就办下来了。
  本来说是当天就能办完,赶上收夏税期间运货出城,县里要好好算算账。
  拿了路引,让张铁跑一趟黎寨,通知黎峰他们可以出发了。
  陆杨回家收拾行李,轻装上路,带上蓑衣。
  他赶着马车,车上也拉货。还多坐一个人——乌平之借给他使的伙计。
  为着防水,货物之上,都盖着草席。
  黎峰他们进城,是到他们家里拉货。
  暂时没有仓库,家里地方大,空屋子多,先放一放。
  黎峰看陆杨真要跟着一起去,还问谢岩想法:“他怎么当男人的?”
  陆杨不爽:“怎么了?谁说男人都要是你这样的?”
  黎峰指指他的药瓶子:“你四月走,五月回来,六月又去?”
  陆杨说:“我躺车上睡觉,天热了,不怕风吹。”
  伙计也当车夫用。到府城之前,让他赶路,到府城之后,让他带路。
  六月二十一是谢岩的生辰,陆杨算着日子,应该来不及回来,心中有些遗憾。
  临出门之前,他在枕头下、书册夹页里,还有他的画像后面,都放了一封信。
  以后日子还长,只要他们还在一起,每天都能好好过。不差那一天。
  出门来,赵佩兰给他拿来两条抹额,让他出门系上,可以遮孕痣。
  小夫郎行走在外,不如男人们方便。陆杨骨架小,乍一看就是小哥儿,但他性格弥补了这一点。戴条抹额,可以少些麻烦。
  陆杨接了,当时就戴了一条。
  赵佩兰给他理正,望着他的眼神都饱含泪意。
  儿行千里母担忧。
  赵佩兰让他早些回家。
  陆杨应下了,走之前抱抱她。
  “娘,你跟阿岩照顾好自己。”
  他走远了,谢岩才从附近的巷子里出来。
  说去上学,谢岩根本看不进去书。
  他回到家里,赵佩兰都惊了下。
  母子俩相顾无言。
  这个家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现在没人欺负他们了,他们不用害怕了。
  可他们心里空落落的,像失了主心骨。
  赵佩兰喊他:“阿岩,你今天还去私塾吗?”
  谢岩点头:“去的。我坐会儿就走。”
  谢岩回屋,打开门就能看见陆杨的画像。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