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97)
陆杨说:“给我爹做的,一年到头,送这送那的,都是花钱买,没点心意。趁着天没冷,我做两双棉靴送去。”
黎峰没说什么,找谢岩要小卷轴。
谢岩屁股黏住了一样,坐陆杨身边不挪窝,冲黎峰使眼色。
黎峰:“……你快给我拿出来,天都黑了,我还要回寨子。”
谢岩只好直言提醒他:“你使唤谁?”
所谓有一就有二,黎峰把他记住了,下回去府城,他非得好好收拾收拾这书呆子。
他喊了哥夫,谢岩得寸进尺,抱着陆杨胳膊说:“我家是我夫郎做主。”
黎峰又望着陆杨喊哥。
陆杨不明所以,但哈哈大笑。
他根本不知道黎峰是来拿什么的,拍拍谢岩,让他去拿出来。
谢岩起身回屋,给黎峰拿了两个小卷轴。
陆杨见了卷轴,就猜到了。
“送给柳哥儿的?”
黎峰点头:“今年没空在家多待,我看他爱哭。”
陆杨这儿没添什么好东西,就说:“谢岩欺负你,是他不对,改天再让他画一幅画送你们。”
有好处不拿是傻子。黎峰打开卷轴瞅一眼,很是满意,跟谢岩提要求:“下次还要这么大的卷轴,上面画一幅画就好了,两个人,全身像,要画亲热些。”
谢岩:“……”
明明是黎峰欺负他!
黎峰不管谢岩是什么想法,拿了卷轴,他赶车去酒铺,买酒装车,转道回山寨。
白天跑了太多地方,出城门都是踩着时辰,到山寨里,天都黑透了。
家里先吃了饭,陆柳总不放心,出门看了好几次,不知黎峰今晚是留在县里住,还是回家晚了。
等吃过饭,他提着灯笼,在院外张望,还使唤二黄出去看看。
二黄沿着山路往下跑,跑一段路,接到了黎峰,汪汪叫着,一路又跑回来,望着陆柳汪汪汪。
陆柳根本听不懂,只从二黄的情绪里,感受到开心、喜悦,知道是黎峰回来了,脸上担忧散了,满脸都是笑。
黎峰的车子转过弯,直直走来,他看见骡子,就挥手喊人。
“大峰!你怎么回来这么晚?我们都吃完饭了,你吃了没有?”
顺哥儿正在院子里收拾草药,听见喊声,忙把手里活放一放,过来扶着陆柳让开院门的位置,让黎峰赶着骡子车进门。
黎峰回话:“买了些货,去了一趟鲁家,又去找谢岩拿了个东西。”
寨子远,来回一趟要去半天,几家跑完,天就黑了。
别的货物让大强拖回来,酒是黎峰自己拖,都是重家伙,他先搬下来,让顺哥儿牵骡子去畜棚,把老伙计喂了,再一坛一坛把酒搬到小铺子里。雕版则拿到房里。
陆柳去灶屋给他热饭,娘来搭把手帮忙,取了一盆热水,让黎峰洗脸洗手。
黎峰就在灶屋里吃饭,娘烧了热水,先去洗漱,到院子里还招呼了顺哥儿一声:“大晚上的看不清,明天再收拾。”
顺哥儿听话应了声,把药草放到簸箕里,端到小铺子里锁起来,也提水洗漱去。
灶屋里,黎峰把两个小卷轴拿出来给陆柳看。
陆柳一个个展开,上面都是画。
他在县里住的时候,看过哥哥的画册,两兄弟这么像,落在画上,却一眼就看得出不一样。
黎峰选的样式,都是他俩在一起的时候。
一起吃饭、一起喂狗、一起看字卡、一起晒太阳,还有一块儿坐车出门。
黎峰跟陆柳说:“真是怪了,我觉着我俩天天在一块儿挺新鲜的,让他画的时候,我想半天,也没想出来我俩一天天都在干啥。”
陆柳拿着卷轴细细看画,他眼睛都在看黎峰,还举起来,看看画上人,看看眼前人,比着看一看、瞧一瞧。真是像,画得好传神。
他嘿嘿笑道:“因为我俩一天天都在吃鸡,也没什么好画的。等哪天你得闲了,孩子也出生了,我们一块儿出去玩玩,就有很多可以画的了。”
黎峰不高兴:“我俩很久没吃鸡了。”
陆柳说:“那不吃鸡,还有一起洗澡,这也不能画呀。”
他喜欢一起看星星的那幅画,寥寥几笔,夜色温柔,人也温柔。房屋不大显眼,他们在画上相依相偎,很美好。
黎峰叹气:“我俩没有正事吗?”
陆柳想了想,安慰他说:“没事的,我看哥哥的画册了,大多都是哥哥一个人,哥夫都没几张,跟我们一样的。我们在一起过日子嘛,肯定是一起吃吃喝喝做些家务,你要忙外头,我们就晚上聚一聚,我俩是两口子,晚上睡一起,不吃鸡做什么?”
黎峰被他说服了,他吃过饭,陆柳收了卷轴,夫夫俩收拾洗漱,回房继续看画。
过日子,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日三餐,养狗学字,晒太阳出门,都是日常。
黎峰留一个卷轴给陆柳,他拿一个。今年相聚不多,看看画,就当见了人。
隔天,陆柳找碎布头,缝了两个布套,再拿丝线编绳,穿到布口袋上做松紧结,分别把两个卷轴装好。
今天黎峰回家早,趁着还有日头,陆柳给他掏耳朵。
陆柳说:“大峰,我想了想,画上都是日常才是正常的,这些日常,就是我们努力过好的每一天。你挣钱养家,我把家里照顾好,我们在一起才能笑眯眯的。”
耳朵掏干净了,话就听得清楚。
黎峰心都是酥的,人果真笑眯眯。
这样说来,他俩还是干了不少正经事的。
黎峰说:“下次画你给我掏耳朵。”
陆柳说:“还能画你给我穿袜子!”
他俩你一句我一句,最后总结道:“累死哥夫。”
夫夫俩沐浴着太阳余晖,哈哈笑起来。
第125章 大夫郎
谢岩回家后, 没有立即去私塾上学,跟陆杨出去看戏玩了一天,当天早早回房, 吃个小夫郎, 就歇息了。
隔天开始,他要整理笔记。
在府城时,他忙着往后面看新书,记录的内容没整理,只挑拣了一部分给书童, 让书童抄录下来,给乌平之寄过一回信, 到家再给他送一份笔记,黎峰有一份一样的, 余下的,都要谢岩自行整理。
他一般在屋里整理,和他看书的习惯一样,一页页看着, 一张张分堆。对待笔记,他会再拿朱笔做记号,以此把第二次的想法装到一起, 免得搞混了。
忙过一阵,他会起身活动活动,再干点别的事, 换换脑子。
答应黎峰的小卷轴, 就是这期间装裱完工的。
这次回家,能多待一阵,他另外找了大宣纸铺在桌上, 准备画门神像了。
门神画像是答应丁老板的事,好久了,他有空的时候,没条件画,府学学舍的桌子太小了,还是在家里画。
乌平之知道他回家了,中午常来找他,找他请教问题。
谢岩现在只解答,不发表新的意见。
他还没想明白崔老爷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要缓一缓。
陆杨给他俩泡茶、上糕点,顺道跟乌平之说了要买马的事。
“要两匹小马,年底能买到吗?”
乌平之想了想,说:“应当可以,布料换马是常事,我爹认识几个马贩子,我回家跟他说说。”
价格早就谈过,也说明白了,公马好买,母马不好买。
陆杨是买来送给小外甥的,弟弟怀着双胎,就买两匹小马。
大马他们今年不买,年底他要给公爹迁坟,过阵子谢岩再去府城上学,他就要出去看庄子、看地,挑选佃户,这里要花销一笔。
再有搬家之事,他暂时还没问谢岩,想等着年底再问。
今年是搬不了的,现在问太着急,先就这么着。年底休沐,他们夫夫俩聊完,还要问问乌平之愿不愿意去府城上学,不然太对不住人了。
中午之外的时辰,陆杨处理些杂事,也会跟谢岩坐一起,偶尔是看看书,写写想法,大多是做针线活。
他要离开县城,以后尽孝的机会没几次了,一双棉靴,聊表心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