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09)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顺哥儿给他拿了只小凳子坐,陈桂枝出来,给他倒碗热茶,搭话聊了几句。
  比如牙行还做什么,听说他们牙行还跟媒人有联络,更是上心。
  “你们怎么还跟媒人熟悉?”陈桂枝问。
  海有田说:“有些高门大户的夫郎媳妇不方便出来,家里要买丫头小厮的,也会找媒人的。这些媒人不光是说亲,有些还帮着牵线,下乡去买些穷人家的孩子。有些媒人在乡下有亲戚、熟人,就能请人寻摸一番。没合适的,就到牙行问问。”
  陈桂枝恍然,再问他:“那媒人给人说亲又是怎样的?”
  海有田想了想,给她说个大实话。
  “婶子,你们是外地来的,真想说亲,您听我的,去找官媒,多拿几个人的名字八字,私下打听打听。私媒不好,手里攒了一堆腌臜货,家里给了大价钱,本地人骗不了,就等着骗你们这些外地来的人。等结亲了,悔都没处悔。”
  陈桂枝懂这个。山寨里也这样。
  她家大峰早年说亲难,都是加钱给媒婆。
  相看是相看了,没一个顺利。
  除了大峰这种被家境难住的,更多的则是品性问题。
  又懒又馋还爱惹事的主,肯定没谁家喜欢。这也要加钱,指不定就碰见一个愿意卖孩子的。
  顺哥儿到了年纪,来年就十九岁。
  一般都是年底寻摸,她想着,先看看,没合适的,就让大峰回一趟山寨,挑几个穷人家的孩子,问问愿不愿意入赘。
  她心里琢磨着,没放口风,跟海有田聊了许多,问了些媒人的风评,官媒私媒都问了。
  这个话题聊着,顺哥儿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在院子里逗狗玩。
  过不多时,黎峰回家了。
  海有田跟看见了救星一样,一声声喊着“黎老板”,要带黎峰去看铺子。
  陆柳把小麦放到竹床上,让娘看着点,过去跟黎峰说了两间铺子的情况和价格。
  “我说二十一两银子,他死活不答应。那铺子可小了,比我们在山寨的小铺子都小,还分了前院后院,里头就够摆一张桌子。”
  黎峰说:“二十两就二十两,拖个一两的尾巴做什么?能租就租,不能租就算了。反正我们不指着这铺面挣钱。”
  海有田:??
  “黎老板,你找我的时候,说你家夫郎想开饭馆的……”
  黎峰一副不把陆柳看在眼里的样子,“他一年都挣不了二十两银子,我花这个钱做什么?不如让他在家带孩子,照顾我娘。”
  海有田扭头看向陆柳,陆柳连顶嘴的话都没一句,被男人这样说,还满脸是笑,跟他眼神对上,笑呵呵道:“我听我男人的。”
  海有田:“……”
  早知道二十一两银子租了。
  他说:“那二十一两银子定下吧,那个地段很好的,离鹿鸣书院最近的一间铺面,临街的!”
  黎峰只肯给二十两银子。
  海有田又跟他掰扯了几句,黎峰没耐心听,让他留意商铺的铺面就行了。
  “我忙着,也没空管这个小铺子,你看我家,上有老下有小,都指着我夫郎照顾。租不租铺子都行,花钱少,我买个乐子。花钱多,就不要了。”
  海有田:“……”
  别人租铺子都不这样的!别人租铺子,都怕好铺子转头给人抢了去!
  海有田说:“那明天再说吧,我回去问问管事的。二十两银子真的太低了。”
  他说完,黎峰让他慢走。
  海有田走了,嘀咕道:“二十一两银子还行……”
  黎峰两三步追过来,把他拉住,“那就二十一两吧。”
  海有田:??!
  你们乡下人心眼子真多!
  黎峰当即给他拿了银子,让他跑跑手续,额外给了茶水钱。
  海有田低头看看手里的小元宝,问他:“租院子吗?听说要租两三家院子?”
  黎峰听谢岩提过,鲁老爷子一家是要搬来的,罗家兄弟不确定,陆杨很肯定要一起接来。
  几个月前,陆杨肯定会省一些,租两个房子。现在挣了一笔银子,多个十几两的租子,对陆杨来说不算事,可能会租三个房子,让罗家兄弟分开住,都宽敞些。他让海有田留意着。
  海有田说:“年底这阵,搬走的人多。有经验的,都会这期间来看房子,这时候能找到离书院近的好房子,住得远的书生都会过来瞧瞧。中秋之后,约莫九月里,才会有人来看。到时我们再谈谈。”
  黎峰算算日子,等到九月,陆杨他们该回来了,便点头说好。
  今天看的两间铺子都空出来了,定下以后,把里面改装改装,再添置些物件,就能开张营业了。
  以距离来看,他们甚至可以在家炖汤,然后用马车运过去。
  趁着天没黑,黎峰跟海有田也去铺子里看了看,留了钥匙。
  晚间吃饭,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对这间小铺子充满憧憬。
  铺子太小了,坐不下客人。
  他们煲汤馆,搭着卖早饭,不做堂食,不留坐也行。
  陈桂枝却说要留坐,“留坐以后,铺子里暖一些,有了人气,各处顺当。”
  黎峰帮人盖过房子,自家屋子加建数次,有点经验。
  他琢磨着,窗口要留着,卖早饭就从这个窗口卖,方便得很。
  屋里能改改样子,他们不在堂屋留柜台,把那张方桌搬走,沿着墙壁,改成长条桌子,这样三面都能坐人。
  桌子做好一些,结实点。配圆凳,挪移方便。外头放少点凳子,客人们互相熟悉,愿意挤一挤,就加个座。
  这时候就搭着卖些汤面、汤粉,吃个热乎。正好降温了,今年冬季,能做一季的生意试试看。
  陆柳觉着这样就累了,跟他计划的不一样。
  他想强势一些,把这个否掉。
  陈桂枝说:“这个好,纯粹买汤水,有些人觉着吃不饱,可能不愿意买。有个粉条面条就不错,能吃个鲜味,也能填饱肚子。”
  赵佩兰也说好,“早上就有人买汤喝了,中午可以换换。”
  王丰年看她俩都说好,便也说好。
  “煮面不费事,方便着。”
  陆柳弱弱说:“这样就是做堂食了……”
  陈桂枝说:“没事,只是有个汤粉汤面在,撑着门面,往外吆喝一声,客人听到耳朵里,能感觉划算。不能盘算一番,发现吃不饱,抬脚就去了别家。先把人骗进来,汤面的汤不够,他们自会再要一份汤。客人进门了,再跟他们说我们家的瓦罐汤都有哪些,大份和小份的有什么区别,一碗碗的排骨汤是怎么卖的。先有人气,再做调整。”
  陆柳被她说服了。
  他想着,到时请个人帮厨。
  要是生意好,忙不过来,就再请个人。生意好,挣钱就多,可以负担。
  家中长辈还是炖汤为主,可以在家里炖。实在闲不住,就去铺子里帮帮忙,同样不会累着。
  他想通了,笑眯眯说好。
  黎峰再说说后院怎么改。
  在廊下,他想把墙面再堆一层土砖,这样烧炉子安全。把炉子放外头。
  灶屋里没法改了,里头可以收拾规整。房间要留着,住个伙计。
  以后要存粮、存菜、存柴火等,就存在家里。
  这么近,拿也方便。他们家空屋多,就把前院的那个房间清出来。
  这事牙行可以承办,明天海有田要来一趟,让他请几个人来,一并把需求说了。
  饭后,陆柳还兴奋着,洗碗时哼着山歌。
  黎峰早出晚归的,到家要抱抱孩子,带他们玩一玩。
  因陆柳没去多远的地方,孩子们最多就在巷子里玩玩。
  黎峰在家,能一次抱两个娃,带他们出巷子走走。三条狗跟着他,步伐欢快,尾巴摇晃,非常高兴。
  宵禁禁不到家门口的小巷子,黎峰还会把小马牵出来遛一遛,分别把小麦和壮壮放到马背上,让他俩习惯在马身上的感觉。
  壮壮的霸道性子改了许多,他以前总爱争,大人伸出手,他知道要抱抱,都会用手把小麦推开。黎峰见一次,就要打他一回。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