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16)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到衙门领了几两悬赏,听了几句嘉奖,黎峰不在府城过夜,说怕被人报复,说走就走了。
  跑个一天半,还是同样的地方,他们蹲来第二批匪徒,依葫芦画瓢,把他们也捉了回城。
  如此折腾两回,都到了十一月底了。
  黎峰这回不走了,他在衙门诉苦,他这样魁梧高大的汉子,说着说着要哭一样,说来府城做生意多么多么不容易,哭他娘在家等他,哭他夫郎要生孩子了,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以后不敢来府城了。
  水匪上岸劫船抢货的事没过去多久,这都上岸作乱了,刚出城就追,还追两次,根本没把官府放在眼里。
  知府衙门下令,各城门戒严,进来容易出去难。
  演完戏,黎峰买了些东西,给洪老五送了年礼,再给药贩子送一份年礼,问他有没有书信带给胡郎中。
  药贩子姓黄,人称黄麻子。他拿了年礼,再看看黎峰,十分疑惑:“你不是走了吗?”
  黎峰说:“有人不想让我们走,我们出城被追上了,捉了几个人见官,当天走了,又被追上了。这不,我们干脆不走了。”
  黄麻子:“……”
  闹着玩呢。
  他俩聊几句,洪老五过来集市这边转转,找到黎峰,带他去吃酒,坐下好好唠唠。
  洪老五消息比黄麻子灵通,他已然得知黎峰又捉了两次匪徒,这是真好汉,勇猛得很。
  他问黎峰细节,黎峰如实说了,洪老五听着哈哈大笑:“你们之前是假走!”
  黎峰不承认,他们就是要走的,是被逼无奈才回城的。
  洪老五以前见过一些猎户,没见过像他们这样勇武的,他对西山好奇了。
  “祖上是军户?当过兵?”
  黎峰说:“祖上是山匪,当过土匪。”
  洪老五:“……”
  洪老五在码头当管事,见多识广,真匪徒都打交道,祖上当过土匪的不要紧。
  他再问问黎峰的想法,“明年要不要领个管事的差事?不用操心别的,就把这里的护卫们练练。”
  黎峰听得出来意思,说是练护卫,看起来没什么,小事一件。关键是管事的职位。当了管事,就跟洪家有牵连,好处坏处都很明显。
  有管事的名头,在码头这片区域,只有洪家能欺负他们,别家都要敬三分。
  但洪家有事,他要带着兄弟们上。前程说不好。
  黎峰之前提到想租铺子的时候,洪管事就提过。再次拒绝不好。
  他问问管事的都干什么,除了练护卫,还有没有别的事。
  洪老五鬼精鬼精一个人,跟他把话说得直接。
  “我们犯不着跑外地去跟人硬碰硬,在府城守好这份家业就足够。沿着这条运河,还有好些码头,这些游商来往频繁,就是在这条运河上走的。进货出货都在码头,活在水上。像粮食、布料,这些都不稀奇,我们这儿有的,外地也有,他们为什么选择来我们码头拿货?价格要公道,拿货要方便,还要安全。
  “我们洪家在府城不说是名门望族了,道上混的谁没听说过我家老爷的名号?可小偷小摸的人十分多,还有人来扛包,货都上船了,他往里面撒尿。护卫平常都是干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捉些小瘪三,把码头的集市维护好。像水匪上岸这种事,很稀罕。真来了,你们要搭把手,我们是不会去运河上找人打架的,那是朝廷的事。”
  黎峰放心了些,说:“我现在不好给回信,得明年租下铺子,过来安家了,才好定下。”
  这就是松口答应的意思,不出意外就能成。
  洪老五与他碰杯喝酒:“铺子的事好说,我都留好了,等你来租。”
  他在这儿吃着酒,兄弟们在旁边饭馆里也摆了一桌酒,两张桌子拼一起,大家吃顿好的。
  离家之前,黎峰下过命令,不论酒量如何,到了外头,每人每天,最多一碗酒。喝多了不行,硬要喝就滚蛋。
  喝酒误事,他们得罪了人,不能大意。
  都是上山过的人,知道松懈会致命,把这话听进去了。
  另一头,府学里,谢岩在炒菌子肉丁酱,借了府学食堂的小灶,炒了一锅热乎酱料,有个三斤多,装出来六碗,他拿三碗,余下三碗就放在食堂里,哪位同窗想吃,可以来尝一尝。
  另外三碗,他给崔老先生送了两碗,再给舍友送了一碗。
  这个酱做起来不难,成品很美味,拌面尤其好吃。
  谢岩还专门下了一锅素面,让书童帮着盛出四碗来,他拿两碗到静室,余下两碗,是给书童和舍友的。今天都吃拌酱面。
  崔老先生得了酱,还没下筷子,谢岩就拿勺子,挖了两大勺到自己碗里。
  他问:“你不是炒给我吃的吗?”
  谢岩一手拿一只筷子拌面,这是陆杨教他的,这样拌得又快又匀,他头都没抬,“是啊,给你拿了两碗。”
  崔老先生又问:“那你碗里是什么?”
  谢岩真是惊讶了:“我不能吃吗?”
  谢岩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我们这样好的关系,天天一起下棋读书,我还叫你伯伯,一起吃面,你不给我吃酱?”
  崔老先生:?
  谢岩看他表情,好像真的没打算跟他一起吃酱,也露出了疑问表情。
  “这还是我炒的酱?”
  崔老先生:“……”
  从没见过这样送礼的。
  这么便宜的东西,送两碗,还挖走两勺。
  问他,他还惊讶,看样子还想倒打一耙。
  崔老先生不搭理了,挖酱拌面吃。
  等他吃饱了,出去溜达消食,听府学的学子们说食堂有酱料很好吃,再听他们说是谢浊之炒的酱,崔老先生再次无语。
  这个酱,就剩下那么一丁点的心意,结果是大家都有的东西。
  他再回静室,谢岩在练字。
  谢岩吃过饭后,会稍坐一会儿,再起来散步消食。
  饭后这阵,他要么看书,要么写信,难得练字。
  写过两页大字,谢岩放到一边晾着,他散步不走远,就在静室里转悠。
  静室里有很多书,他一本本的看。他也在做整理,在书架上做了分类。
  分类是拿纸写出书目类别贴到书架上,类别下方有小字“待整理”。也就是说,不相关书籍还没挪走。
  谢岩是从前往后整理,他定下的目标是一天整理三十本,翻开看看目录,有的没有目录,就粗略看看内容,再放到相关书架上。
  其他学子过来找书,看见类别后,还以为是府学教官要整理静室书籍,这是方便大家的事,他们问一问崔老先生,了解怎样分,拿到书籍后,会自觉还到相应书架,让谢岩轻松许多。
  这天,谢岩完成今日目标,看看时辰,差不多要上课了,就到桌边收拾书包,准备走了。
  他看崔老先生摆出不爱搭理他的样子,迟疑着问:“您下棋吗?”
  崔老先生没反应。
  谢岩说:“下两局。”
  崔老先生还没反应。
  谢岩走了:“那算了。”
  崔老先生:??
  “三局。”
  谢岩答应了,说:“你帮我看看文章。”
  崔老先生:“……”
  服了。
  谢岩说:“就两篇而已。”
  崔老先生有个问题,“你为什么不给我儿子写信?”
  谢岩跟崔二自中秋一别之后,常常念叨,每每想跟人聊文章时,都会提一句崔二,但没提写信的事。
  谢岩是觉得他跟崔二不熟,而且崔老先生也能跟他聊学问,说话慢了些,他又不急。说话再慢,能有写信慢?
  既然面前有人能聊,那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他看崔老先生不高兴,拿出哄夫郎的机灵劲儿,说了句中听话。
  “我找您请教就够了,您比崔二哥厉害多了!”
  崔老先生摆摆手,放他走了。
  酱料一事,就此揭过。
  下午放学,谢岩抓紧吃饭,然后到静室下棋。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