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04)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午饭吃完,黎峰不留了,他还要去一趟陆家屯。
  把他俩送走,谢岩也到了要上学的时辰。
  这个小黏人精,一刻钟要留出一个时辰的缠绵,半是撒娇半是推拉,把陆杨带到房里,亲亲又抱抱。
  陆杨想笑:“刚吃完饭,都没漱口,你亲个什么劲儿?”
  谢岩想他了。
  “这两天黎峰还要来送菜,那我中午就不回来了,我晚上回家行不行?我中午会把功课做完的。”
  陆杨拿手指戳戳他的心窝窝:“哦,晚上回家?晚上回家能考状元还是能喝鸡汤?”
  谢岩在这方面,脸皮还是薄,红着耳根,话能说。
  他说:“看你想读书,还是想补身子。”
  哇。
  陆杨惊呆啦。
  陆杨说:“这样子,你读你的书,我补我的身子,这要怎么弄?”
  谢岩稍作思考,说:“那就有辱斯文吧。”
  陆杨笑坏了!
  他跟谢岩说:“行,明天我暖好被窝等你。回不回的,你都让人给我带个话。”
  谢岩喜滋滋应下了。
  陆杨再把他送走,就能到前面看店,心里还荡漾着。
  他家状元郎真是越来越迷人了,都会勾引他了。也不知他回到私塾,能不能看得进去正经书。
  下午卖菜,陆林出门吆喝,附近几条街都喊了两嗓子。
  过一个时辰,张铁也出门吆喝,附近几条街,再喊两嗓子。
  蛇肉卖得快,主要也就剩三条。
  韭菜走量多,两文钱一把,很多人都是两把三把的买。
  一把就是一盘菜,条件好,加个鸡蛋。
  条件差的,单是韭菜也能吃。
  香椿卖得不错,可惜量不多。
  这阵子陆松也抽空送菜过来了,张铁跟陆林在上溪村也有收菜,早上捎带过来。
  陆杨说过,鸡蛋他也收。各家攒出来鸡蛋,都在箩筐里,一层层的叠稻草,宁可一次少带些,也要让鸡蛋完好。这阵子铺子里也搭着卖鸡蛋。
  他卖笋子联络上的饭馆酒楼已经可以固定供货,有了新鲜菜,人家瞧见,也来拉一些走。
  固定供货,会比在菜农手里散买稳定。
  但菜农常年给饭馆酒楼供货,这一处的生意,陆杨没有硬抢,一般不会主动上门招揽。
  菜的利润实在薄,菜农不易。能到他这里来拉货,就说明酒楼饭馆的菜不够用了,买就买了。直接上门,就抢了生意,断人财路,这事做不得。
  几个来买菜的伙计还问过,说是打趣,实际也是说陆杨不会办事,没有眼色。
  陆杨也不藏话,如此这般直说了,有家大酒楼的掌柜的说他厚道,给他送了一门生意过来。
  过阵子有人家过寿,问他做不做寿包卖。
  寿包跟馒头差不多大,有模具,馒头上有“寿”字,一买就是六笼起步,算下来有一百二十个。
  这是好生意,陆杨接了。
  说起来,他最近还学到了一样东西。
  以前他在街上住着,大家都是市井小民,日常往来,都是糖酒肉,就看着贵、花钱了。
  最近他找乌平之聊过几次,才发现小富之家的拜访,买馒头居多。
  馒头可以当做主食,又相对耐放,主家吃不完,分给家仆也是可以的。还能转手送出去做人情。
  这年头,吃饭是头等大事。能吃饱的有几个?送粮米,少了不够看。但馒头,买个一笼,就有好大一包。这是大家最常见的选择。
  好事成双,好礼也是成双。
  一包糖不好看,两包糖太贵。
  一斤肉不好看,两斤肉也是少,多买了全是银子。
  送馒头,多有多的送法,少有少的送法。
  比方说,像他们跟交好的人家之间往来,平常都是拿大托盘装馒头,两盘就是二十个。这才四十文钱,足够应付了。
  如果只是传话、下帖子这种小事,十个馒头也行。在托盘上,放两个瓷盘,一盘五个馒头,也够数。
  碰到大喜的好日子,比方说过寿,寿包都是一抬两抬的走。
  一抬最少六笼,通常也是买六笼。关系再好点,八笼、十笼也有。
  这些寿包分下来,在场客人都能沾沾老寿星的喜气。
  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有钱的,还爱去道观、去寺庙,原样抬过去,就是给佛祖菩萨的香火。过后,随是道士吃了还是和尚吃了,抑或是其他香客吃了、拿出去接济了,都不算浪费。
  各处散喜,这是好事一件。
  当然,除了馒头,还有很多别的选择。这是拜访用的礼,过年过节,各家关系不同,还有其他考量。
  陆杨发现馒头的生意大有可为,不过这生意还需要门路。乌平之说这阵子忙,等科试结束,也就是下半年的事,他要各处走动一番,把家中人情维系好,到时来照顾生意,也给他宣传宣传。
  现在嘛,先做酒楼掌柜介绍的寿包生意。
  掌柜的定下六笼寿包,明早来拿货。
  下午卖菜忙碌了一阵,陆林跟张铁有空就去揉面醒面,等他俩下工了,陆杨数数面团数量,看着差不多。今早先收摊,跟娘一起早睡。
  次日早起,先把寿包用模具压出来蒸好。蒸好以后,放到另一口锅上热着,再蒸店里生意用到包子馒头。
  小包子开卖以后,大肉包子就不太好卖,就一些手头阔绰的客人,想大口吃肉吃个爽快,会时不时买两个吃吃,平常走量,还是小肉包子多。
  陆杨照例,先包一笼大肉包子出来,余下都包小的。
  先蒸着,然后继续包,再包一笼大肉包子,余下继续包小的。
  一天约莫就两笼的数量,不会超出很多。
  铺面开门不久,陆林两口子来上工。
  今天是挣钱的好日子。
  陆林带了银子,买下谢岩在村里的宅子。
  先给一半的钱,余下一半,年底再结。
  没一会儿,酒楼伙计过来拿寿包,当时就把货款结了,又拖了两大筐韭菜走,能有个一百斤。说是做鸡蛋韭菜馅的饺子用。酒楼也卖饺子,每天走量挺多。
  都做韭菜鸡蛋馅的饺子了,不买点鸡蛋吗?
  陆杨听见话头,追着问了一句:“新鲜的鸡蛋要吗?刚从村里送来的。”
  伙计一听就笑了:“我之前还说你不会做生意,这不是挺会做的?”
  陆杨带他去看鸡蛋,能拿出来卖的鸡蛋,都是大蛋。
  鸡蛋是论个卖,小鸡蛋客人觉着亏。压价多了,不如留着自家吃。
  伙计拿了一篮子走,有五十个。
  早上,丁老板又来买包子吃。
  他现在买小包子多,他儿子一次能吃七八个小包子,买了包子,再绕过街,去买一碗豆汁,就能去学堂上学了。
  丁老板还可惜:“你这儿怎么不卖豆汁?”
  陆杨会做豆汁,这要跟陈家抢生意,算了。他不拿陈老爹的手艺挣钱,不够掰扯的。
  陆杨眼珠一转,问他:“杂菌汤喝吗?”
  他去黎寨做客时,桌上就有一道杂菌汤。
  黎家大气,足足用了八样菌子,鲜香味美,不是肉食,胜似肉食。
  他当时问过了,菌子搭配有讲究,用什么菌子都行,但增香的、增鲜的,都要有。常见的杂菌汤是三种菌子煮的。
  这个不麻烦,早上收拾几样菌子,把炉子烧起来,放进去炖着就行。甚至能晚上料理好,早上拿出来卖。
  丁老板去饭馆吃过杂菌汤,砸吧砸吧嘴,记起来那个鲜味儿,点头说行:“你哪天做出来,我就买。”
  真是位善良的老哥哥。
  陆杨要免费送他两碗喝,把丁老板哄得乐呵呵的。
  今早忙的时辰久,陆杨精神不济,没有硬撑,午饭轮班完,他就回屋歇觉。
  睡了一个多时辰才醒,醒来外头天光还亮着。他穿好衣服鞋袜,重新束好头发,简单漱口擦脸,到铺子前面坐着。
  下午的生意是一阵阵的,他手里能拿着绣箩缝补。
  他在给自己做衣裳。
  他家状元郎越来越不听话了,都会跟他较劲对着干了。
  他想先把谢岩的衣裳做好,谢岩闷声不响的,把他衣裳都捞走,打包带去了私塾。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