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40)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黎峰看他笑,看他乐,回味心中情绪,竟然真的是惊喜。
  他还是不熄灯,扑过去抱他亲他。
  他记得陆柳怕被撞成破烂,身上手上都压着劲儿,青筋鼓起,落下时如细雨拍打,又轻又柔,如隔靴搔痒,总差那么点意思。
  陆柳不怕了,他说:“大峰,我好像还是喜欢被你撞成破烂。”
  黎峰就来撞他了。
  蜡烛在桌上,斜斜照出一道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到墙壁上。
  陆柳侧过头,看见这两道影子,万分羞赧。黎峰不熄灯,他自己去。
  他被追到了地上,扶着桌子时,都感觉到了桌子的颤抖。
  他想,他比桌子结实。
  桌子撞一撞就坏了,他撞一撞,会变得更加能干。
  陆柳不知时辰,睡觉时,眼皮子都发沉。
  次日,太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黎峰去后院喂马喂狗喂骡子,再挑水劈柴,把尿布拿到河边洗了。
  回家路上,还摘了一把迎春而开的野花,放到陆柳那个没放笔的笔筒里。
  陆柳迷迷糊糊睁眼,炕上没有男人,也没孩子。
  他心提着,往房里看一圈,一眼就看见了桌上盛开的野花。
  小朵小朵的花,白的黄的都有,绿枝长而细嫩。这些花各处柔软,放在那里,让房里有了春色。
  陆柳穿衣下炕,拿起笔筒,嗅闻花香。
  他起来了,可以开窗了。
  他把窗户支着,恰好看见黎峰在院子里晾尿布。
  陆柳喊他:“大峰!”
  黎峰回头看,陆柳把花放到脸边,“我看见花了!”
  黎峰无师自通了一个词:人比花娇。


第142章 你没有夫郎吗
  到府城第二天, 陆杨就收拾收拾东西,把谢岩送去了府学。
  饭馆要继续送餐,夫夫俩一块儿饭馆递条子, 再算算账, 陆杨给了一两银子,先吃一阵。
  过段时间,房子定下,谢岩就能在家吃饭了。
  谢岩这次回府学上课,需要销假。
  他以后就在府学读书了, 要是没考上,能读好几年。
  他觉着这是不吉利的说法, 很不喜欢。进门之前,眼神很是幽怨, 一步三回头的,等陆杨哄他两句,说他最厉害了,一定会考上的, 他才喜滋滋进门。
  年节里,谢岩跟着走了几家亲戚,总体不算忙。
  他的棋谱已经画完一本, 有了看头。到教官那边销假后,他先去学舍放行李,都没顾得上收拾, 就急匆匆往静室去, 给崔老先生送棋谱。
  静室里换了个看门人,是个教官。谢岩问崔老先生的去向,这位教官说:“不知道, 年前回家后,一直没来了。”
  谢岩听了,追问道:“他是病了?还是在家过节?”
  教官不知。
  谢岩问崔老先生住哪里,教官也不知。
  谢岩站原地半天,等别的学子来借书还书,他被挤到旁边,再回头看静室内已经规整的书架,脑子里有点空。
  下午要上课,他把棋谱拿回学舍,收拾书包笔墨,先去上课。
  舍友季明烛同他一起,问他:“听说你销假了?你不回家了?”
  谢岩点头,“我们一家要搬到府城住了,昨天刚到,以后不用两地奔波了。”
  季明烛恭喜他,再问他:“最近城内捉匪的事你听说了吗?我们几个要讨论讨论,你要不要来?”
  谢岩的表现很书呆子,这种辩论会里,他极少发表意见,每次开口,都是在场众人说过的话,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他还喜欢记录,开始是旁听,后来会把辩论内容速记整理。参与讨论的人,可以让书童抄录下来。辩论时文思极快,事后则能慢慢复盘。谢岩嘴巴也严,除了爱说夫郎这这那那,别的事都不爱说。大家愿意让他来。
  再是一甲的成绩,以及低调的作风,跟他高调卖书的行为不符合。季明烛问过,还有人打听了谢岩的请假原因,听说他是要挣钱给夫郎治病,常往来的同窗对他印象都极好,愿意和他相处深交。
  谢岩当即答应了,也问季明烛:“你知道崔老先生住哪里吗?”
  季明烛不知道,“除了你,谁跟他说话啊?”
  聊着天,他们到了教室。
  府学上课,分班以后,就不管个人进度,先生们只管往后面教。
  谢岩翻开书,放到边上,把他的稿纸铺开,研墨蘸笔,再把两手都笼到大袖套里,等有了想写的东西,才伸手写两笔。
  季明烛瞅见,嘴角抽了抽。
  没哪个书生上课是这样子的,谢岩去年到今年,还跟小老头似的,一点文人气质都没有,缩头缩脑的。
  可有大袖套,想想就暖和。
  谢岩还在袖套里放了个小铜炉,暖手用。
  季明烛给他扔小纸条:“浊之,你把铜炉借给我使使。”
  谢岩不借,这是陆杨买给他的。
  季明烛再借大袖套。
  谢岩也不借,这是陆杨亲手给他做的。
  季明烛说冷,让他好歹借一个。
  谢岩冷漠无情:你没有夫郎吗。
  季明烛:“……”
  府学里,谢岩恢复了上课日常。
  府学外,陆杨牵着威猛,带着赵佩兰跟顺哥儿,在附近走走逛逛。
  他们需要熟悉这条街,以后可能会来这里找谢岩。
  府学门前这条街,都铺了石板路,看着很气派。
  这附近比商街清幽,没有嘈杂的叫卖声,但门前满街的饭馆,到了饭点,喧嚣声不比别处小。
  往府学后面走两条街,才到居民区。
  这里深,没有商铺,住在这里的人,除了本地百姓,余下的就是府学学生。多数都是带上媳妇夫郎来陪读,少数人会把爹娘都接来。
  跟县城时的情况一样,部分书生年岁大,孩子都遍地跑了。
  陆杨对租住的房子有要求,要离书院近,他要照顾谢岩,离府学近最好。
  因想跟弟弟他们住一起,这个房子离府学稍远一点也可以,不要太远,一刻钟的路程最合适。往返都方便,谢岩路上走一走,能锻炼锻炼腿脚。
  房子不能太显眼,他们就是普通百姓,但也不能太破旧。
  他不想住群租房了,太多的炕灶,会让房子里没有家的味道。
  院子得有一个,最好有水井。住在城里,买水吃太麻烦,平常洗刷都要等着水,省着水,实在不方便。
  租下一处,附近最好能有三五处的空房子,或者是灵活租住的房子,年中开始,会陆续有人退租,能让他一并租下来。
  除了民房,还要看看带住宅的作坊。最好也离得近一些。据他所知,很多家庭作坊,都是在家里开工,一家人都在忙,请来伙计干活,也就是分个屋子,搭大通铺。有些是分前后院,有的是分东西屋。这种格局的房子,在府城应该很多。
  府城的房子贵,年租比县城高。
  一次定下,为着这个银子,都要再三忍耐,轻易不搬家,所以定下之前,需要仔细看看。
  他们在乌平之家里住,不用急着走,陆杨在附近逛几天,熟悉了路,对巷子里的人员分布有了了解,再才去牙行。
  后面要奔波几天,陆杨把娘留在家里,让她带着威猛歇歇,他则带顺哥儿出去看房子。
  牙子年岁不大,瞧着就二十岁出头,见人就笑出大板牙,手上拿着书册和算盘,跟他们走在路上,嘴巴就没歇过。
  “府城除却府学之外,大小书院私塾共有三十七家,其中书院五家,小私塾三十二家。五家书院里边,又以鹿鸣书院和青云书院为首,往年这两家书院取中举人进士的人数和府学相当,很多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而青云书院还开设了启蒙书堂,会收孩童入学。
  “府城游商多,许多游商都把自家孩子送到青云书院启蒙,这让青云书院附近的两个街坊的房价都比别地贵。府学附近租个小院,也就十五两银子左右。而这十五两银子,拿到青云书院附近,就够住半年。会贵一倍。”
  相较而言,鹿鸣书院附近的房子就便宜一些,鹿鸣书院还离府学近一点,两地之间有个居民区,平均年租十五两银子左右。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