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30)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这个生意谈得很顺利,我们约好吃饭,菜都没上齐,他们就各自说好了要多少货。是看在财神爷的面子上见面谈的,再就是阿岩的科试成绩好,他们提前交好一番。以我这儿的出货量来说,他们五家凑一起,才要一千多斤,实在很低。正常来卖,最多两三个月就卖完了。所以还能有下一次的生意。”
  陆杨要做这个生意,对山菌也有一定了解。
  端午前后,迎来雨季,大量山菌才迎来生长期。往后的七月、八月、九月才是采摘旺季。也会有更多种类的菌子进入市场。
  开春的时节,菌子种类少,有一些,但不足以满足他要的货源种类。
  三月里有竹荪,这是好货。
  冬到春这几个月,有黑松露。这也是好货。
  再就是黎峰那边收山货持续的时间久,寨主也发话了,很多人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换钱了,有些还没到季节的菌子,他们也收到了。可以满足这一批生意的需求。
  返程路上,他们算过几次账,这批货能拿到一百三十八两四钱的货款。
  运到府城的货会收关税,税率为二分,有个二两七钱多的银子。
  算了关税,再把商税一并算了。商税三十取一,要个四两六钱多银子。
  余下的,成本约莫六十两,还能有个七十一两的利润。
  这笔生意谈成,他们两家就要聊聊合伙的事。
  陆杨没办法兼顾到太远,他从黎寨收货,再让黎寨人送到府城,让他们去交货,怎么看都感觉很不对劲。
  两家人合伙,这事就好办了。黎峰家里出人出力,陆杨牵线,出个人脉关系,谢岩再努努力,把这头稳住。两家分红。
  陆杨办事,不喜欢含含糊糊纠缠不清,尤其银钱,生意之前就谈清楚,定下以后,出货拿钱,回来分账,没有旁的话好说。
  收山货累,尤其要销往外地,最好是干菌运货,这里晒制处理都要时日。
  还有些干菌需要切片晒,又是一道工序。
  货量大,意味着只靠他们家是忙不过来的。
  而去府城,显然也是要请人的。
  陆杨计算过,他拿三成就够。
  这些杂七杂八的支出,应该有两成左右。算下来,弟弟跟黎峰只占五成多点儿。
  陆柳听见他跟大峰比哥哥占得多,忙坐直了,看向黎峰。
  “大峰,你算算?”
  从他们往铺面送货开始,陆杨就没有压价,尤其是野味和菌子酱,基本就是收个摊位费,挣个人气。
  山菌生意能做大,怎么还只分这么少?
  陆杨下炕拿了算盘和纸笔,让黎峰慢慢算,再坐回来,跟陆柳讲细致一些:“傻弟弟,听说过一句话没有?亲兄弟明算账。这个生意,我拿三成才是合适的,你们收货、理货、晾晒处理,要出人出力,还要请人帮工。这生意做到府城,还要你们去送货。我这儿谈成,靠着人脉关系拿你们三成,我就觉着差不多了,再多,伤我们兄弟感情,我拿着也不安心。再少,以后这处人情维系起来,我就觉着累,不值当。三成就正合适。”
  陆柳也掰着手指算账,他心算能力没练出来,多个零头就算不清,过会儿,他算出大致数额。这回能挣七十一两银子,三成就是二十两左右。
  二十两,听起来不少,可跟他们比起来,就不是很多了。
  他抓着哥哥的手不说话,安静等黎峰再算算。
  黎峰算完,想让一成出来。四六分。
  陆杨笑了。
  他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念着他、记着他,为着他好,不想他吃亏,他把银子送出去都乐呵呵的。反过来,他就要好好算算了。
  他们肯让,陆杨只好又说:“你们还能一直守在小山村啊?上回我跟你们说的话,你们听进去没有?”
  陆柳听进去了,他都算好了,今年肯定不行。
  要攒钱,要养胎,等着年底,孩子出生了,他们手里有银子了,正好新年搬家。
  陆杨就问他:“你们搬来县里了,山寨里谁收货呢?”
  陆柳最近学得多,也常常琢磨,对于搭伙一事,很是熟练。
  他说:“找人搭伙,让他们收。”
  他话说出来,笑容也扩大了。
  前阵子,他还跟大峰聊过怎么安排兄弟们的事。
  三苗和王猛他们还没下山,过了端午,他们又等了两天,还没见着人,就说先来县里看看。
  没想到这就有了去处,到时摆酒,更好说话了。
  抛砖引玉,陆杨问一句,陆柳答一句,黎峰顿时懂了。
  他再算算利钱,就以这次的利润来算,陆杨这儿确实是拿三成最合适。
  他这儿的七成,还要再往外让个三成出去。
  三成的利润,粗粗算来,是二十两银子。他把四个兄弟拉入伙,一家只得五两银子。
  这个数额比当猎户稍多一点,除非是猎到大家伙。是分账,兄弟家的人也能帮着收山菌,可以省去许多人力,也会更加卖力。
  这样分账比例就是陆杨三成,四个兄弟三成,陆柳黎峰四成。
  等他们来县里,山寨里就有兄弟们帮着收货。货源是稳定的。
  陆杨给他们画大饼:“这才刚开始呢,以现在的货量来算,我们一年能挣个两三百两银子。”
  他两百,弟弟三百。余下几个就是五十两了,比当猎户多就行。
  而且山菌有淡旺季,这伙人还能继续打猎,一年能有个七十两左右的挣头。
  陆柳听着这个数,才感觉合适了,哥哥能挣到钱才最好!
  他还想到一句话,笑呵呵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陆杨想了想,对黎峰说:“听见没有,点你呢。”
  黎峰挣钱了,带着弟兄们挣钱。也是鸡犬升天了。
  哪知道陆柳挨着他贴贴蹭蹭,笑眯眯说:“哥哥,我不是说大峰的,我是说你的,你有本事,你挣钱了,我跟大峰也发财了。”
  他是小鸡仔,大峰是大狗狗。这也是鸡犬!
  陆杨愣了下,说他:“哪有骂自己的?”
  陆柳不觉得这是骂人的话,鸡是好东西,活着能下蛋,死了能炖汤。能吃又能卖钱。狗狗也是好的,比如他们家二黄。还有他的狗儿媳三两。
  他话题拐弯,跟陆杨说:“哥哥,三两下崽了,大峰说还要再养一阵子,等六月里,再给你送过来。母犬都留寨子里,只剩下一只公的,没法挑。不过它很粘人,长得也挺可爱的。长大了不知威猛不威猛。”
  陆杨说:“那就叫它威猛,这样长大就威猛了。”
  陆柳呆住:“啊?那它姓什么啊?”
  陆杨:“……”
  狗儿子,当然跟谢岩姓了。
  顺哥儿终于有机会插嘴,他问:“要当儿子养吗?真叫威猛吗?”
  陆杨点头:“对,叫谢威猛。”
  顺哥儿就跟他算:“这是二黄跟三两生的,二黄是我哥嫂的狗儿子,威猛就是我哥嫂的狗孙子。它来给你们当儿子,你们不就跟二黄一个辈分了?”
  黎峰笑出了声。
  陆杨:“……”
  这孩子,吃了肉包子,怎么不会说好话。
  “离了窝,各论各的。”陆杨不听辈分。
  这头生意谈定,陆杨让他们想个商号名字。
  “府城有码头,我们要靠着这座山吃饭,就不跑太远,把生意做到府城就行,这样送货方便,关税也不贵。我去那里看过,有个非常大的集市,里面出货都是成百上千斤的走量,停靠在码头的船只,卸了货,又会再买货带走,都不空船。我跟财神爷说好了,他会借个摊位给我们试试水,要是生意好,我们也盘个摊位下来。”
  只靠府城那几个老板的生意,是不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一座宝山。
  到码头做生意,说某某铺子,太小气了。报个商号的名字,就响亮了。
  陆柳还想叫“吃得饱”呢,一听,有些失望。
  陆杨疼他,说:“靠山吃山怎么样?这也是吃,跟山货有关,名声打响了,还能卖别的山货。什么野姜、野葱、山楂、核桃、栗子,要什么有什么,都能卖。山寨到县里太远了,在县里还是要有个大铺面,做点县城生意,也当仓库使,这个小店,你可以叫‘吃得饱’。”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