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场TOP1(229)
卿孟祝没什么意见,还让安排一个专门捞虾的人,他到时候带人熟悉一下池塘的环境。
——要是陌生人去池塘捞虾,会被水獭和大鹅一起攻击,不太安全。
卿孟祝一点都不担心这批虾会不会受欢迎。
他有星际商城,实在不行还能卖给星际商城,星际商城给的价格也不低,要是餐厅这边卖不掉,就卖到星际商城去好了。
周晏心里倒有点隐忧,他们的定价确实高,作为一家新开的餐厅,弄不好口碑会就此下降,一路走下坡路。
因此,周晏这些天都绷紧了心神,为接下来的这场硬仗做了十足的准备。
谁都没想到,他们的招牌虾一推出来就大受欢迎,因为价格太贵了,客人们反而好奇。
会来他们餐厅吃饭的食客大多见多识广,知道什么样的菜品大概是什么价格,品尝了虾之后,大部分食客都没觉得贵,反而对他们的大虾感到十分惊艳。
几道招牌虾才推出几天,网上就有人开始讨论他们家的虾,很多人好奇,也有很多人夸赞,觉得是藤城的“第一虾”。
有讨论就有争论,在很多人还在争论这么贵的虾究竟值不值的时候,老饕们已经闻风出动,呼朋唤友光顾餐厅。
“老李,你别心疼了,我跟你说这个级别的虾绝对不多,我都问过主厨了,吃完了,下次上架就要等明年了。”
“无论你们去不去,反正我都要去。我一老头子还能活几年,真是吃一次少一次了。”
“他家的虾很补的,你们没听老苗说,吃完虾之后,他整个人的身体都轻松不少吗?他那个人最精明了,要不是确定虾好,他怎么可能次次不落地去吃?”
“阿麦,这次还是订祝晰农庄吧,点两道招牌菜,再点几道小菜,平均下来价格也不会太贵,味道倒比外面的餐厅好多了。”
“订订订,我想吃他家的菜想了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我都在吃白灼菜,周末怎么也要大吃一顿了。”
“你们谁订餐了?要是没订,我来订吧。他们家农庄这阵子不知道怎么突然火了,特别受欢迎,要是不抓紧一点,等会就订不到了。”
在藤城的各个角落,好多人都提起了祝晰农庄,订餐的订单像雪花一样从四面八方向餐厅飞来。
周晏每天带着人备菜、做菜、总结,整个人精神抖擞,哪怕忙得脚不沾地,他心情也很好。
将一家餐厅从无到有,做到壮大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能短短两年内就一手推出两家大餐厅,足以证明他的能力,更别提现在这家餐厅他还有股份。
周晏这边一忙,派去捞虾的那名小伙也忙。
这天,捞虾的小伙一天之内往池塘跑了四次,第五次的时候,赵和曦终于忍不住叫住他:“今天农庄的生意这么忙吗?”
小伙“昂”地响亮应了一声:“今天的客人特别多,有好多都是老顾客。”
赵和曦:“大家的消费能力可以呀!”
小伙:“是啊,顾客不怕东西贵,就怕东西不值。赵总,我不说了,我抓紧捞虾去了啊,我们厨房还在等我带虾回去。”
“等等!”赵和曦亮了亮手机,“我刚刚跟你们卿总说了,卿总说让你们悠着点,控制一下数量,说别一下子卖完了。”
卿孟祝将虾放到餐厅里卖,主要是为了给他们祝晰农庄打一下名声,要是短短几天就把虾卖完了,口碑还没发酵起来,那他们得亏。
卿孟祝不仅跟赵和曦说,还跟周晏说了一下。
周晏也赞同这个想法,他们的虾确实好,不能一下子卖完了,得限购一下,带动餐厅的其他菜。
要不然没有了虾,很多专门冲虾来的客人可能就不来了。
至于名声,周晏扬眉吐气地跟卿孟祝说道:“我们的农庄早就名声大噪了,你去各大平台搜一下,基本每个平台都有我们农庄的讨论。”
卿孟祝:“欸?”
周晏的声音带着爽朗:“我们已经不用再想着扩大名声了,光是现在的客人就快超出我们的接待能力,现在只要保持住口碑就行。”
卿孟祝简单搜了一下,发现还真是,便笑道:“大家辛苦了,这个月多发一个月的奖金吧。”
第167章 新的委托与支持
卿孟祝他们的农庄出名了。
这天,他和明春晰过去吃饭的时候,还看到外面停着几辆邻省牌照的车,都是同一个市的牌照,应该是结伴过来的食客。
出名出到外省,他们农庄也确实算厉害了。
回去的时候,卿孟祝对明春晰说道:“周哥他们团队好牛,月底的时候,我想看看要不要给他们办一场庆功宴?”
明春晰:“庆功宴还是他们自己做饭?”
卿孟祝眨了眨眼睛。
明春晰带着笑意:“如果庆功宴还是他们自己做饭,我想他们会宁愿选择奖金。”
卿孟祝嘟囔:“好吧,也有道理。可惜我们的虾不多了,下一次的招牌不知道要怎么弄?”
明春晰:“限量供应榛鸡?鸭子和大鹅应该也可以。”
卿孟祝:“那就限量供应榛鸡,我看山上的榛鸡长得挺快,估计要再孵化的话,得请专人来弄了,大鹅也是,我们应该没有空照顾那么多鹅蛋。”
明春晰:“到时也可以直接把受精卵送到孵化厂去,请孵化厂的人代为孵化,我想他们应该会愿意。”
卿孟祝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对呀,我们自己忙不过来,可以直接请孵化厂的人帮忙。那我明天问问,看能不能直接找个大厂,鹅蛋已经凑够了,可以孵化了。”
明春晰提议:“把新一批大鹅归到公司里去吧,正好新的大鹅要放在公司的农田里养,再归到我们名下就不太合适了。”
卿孟祝想想觉得也是:“那行,我跟和曦说一声,让他那边去找孵化厂。”
赵和曦现在已经有秘书了,还有两个,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工作态度积极得很,让赵和曦那边去跟孵化厂谈,应该没什么问题。
卿孟祝算了一下:“这次我们可以多养一点大鹅,这么多田,淘汰下来的蔬菜也多,放养大鹅的话,养一两万只不成问题。到时候正好利用生物除虫除草法,清理农田里的杂草和害虫。”
他们虽然一直用寄生蜂防虫,平时也会喷一些生物药剂,但防治的速度比不上虫害发生的速度和杂草生长的速度,另外引进大鹅还是有用的。
至于大鹅会啃食蔬菜的问题,这个也没办法,只能让它们啃一点,人发现的时候把它们赶走就是了。
反正他们的蔬菜会有质检和包装,被啃过的蔬菜稍微清理修整过后,完全不影响食用。
他们之前收的蔬菜就被大鹅啃过,会员们知道这事,大部分也对这事表示接受。
其实不接受也没什么办法,蔬菜不怎么使用农药化肥,肯定很招虫,被啃咬的痕迹也多,要是介意,那卿孟祝他们公司就只能退费处理了。
卿孟祝正打算跟进大鹅的事情,没想到接到了段宇昂的电话。
段宇昂亲自打电话过来向他道喜,说从他们这里收到的竹子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实验非常成功,新竹子的性能非常棒,有望制作高新材料。
卿孟祝都快把这事抛到脑后了,没想到突然听到了消息,也很惊喜,表示实验成功就太好了,恭喜。
两人寒暄了几句,段宇昂表示,明天想过来拜访,除了想购买更多的竹子之外,还有事情要跟他商量。
一回生二回熟,卿孟祝现在跟段宇昂也算是熟人了,在他面前完全不会拘谨,闻言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表示会在家里等着。
于是,第二天,卿孟祝没有去看大鹅,而是留在家里等着。
段宇昂这次没带裴光健,不过依旧由上次那个司机送过来。
可能人逢喜事精神爽,段宇昂的精神状态肉眼可见地不一样了,一停好车,他打开车门快步下来,双手跟卿孟祝握手:“卿总!您的竹子真是帮了我们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