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神君当成渡劫道侣(37)
“这盆草长得有点意思。”
段冽拨了拨形状罕见的草叶子,正要转身,步伐忽然顿住。
他目光落在插着几枝红梅的白瓷瓶上。
除红梅,里面还搁着一串红艳艳的糖葫芦。
这都多少天了。
怎么还留着?!
嘴角划过点点笑意,段冽掩唇轻咳两声。
他本想取笑丹卿两句,但这人一向面皮薄,今儿又是新年第一天,把人闹得羞愤脸红,到底是不大好。
望着站在烛光下的丹卿,段冽颇为满意,回京后,他气色倒是红润不少,那尖瘦的下巴总算挂了些软肉。
“本王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明天得出趟远门,估计五月才能回京,过来同你说声,免得你搞不清楚状况,白白跑一趟空。”
说实话,肃王殿下的这个理由,委实找的有些做作了。
肃王不在京,丹卿又岂会不知?
听到声音,丹卿蓦然抬眸,他面色迷茫,眼底全是懵懂。
方才走神,他压根没听清段冽的话。
看着丹卿疑惑的目光,段冽话到嘴边,又默默咽下去。
他只当丹卿心里难受,不愿接受现实。
“等槐花盛放的时候,本王就该回了。”段冽的腔调虽透着淡淡倨傲,却是在好言好语宽慰人,“很快的。”
丹卿眨眨眼,根据前言后语,他终于明白其中意思。
“可明天是大年初一。”
“嗯。”
丹卿便不再追问。
段冽既然要离京,就有不得不离开的原因。
“那你万事小心,一路顺风。”
段冽深深看丹卿一眼,颔首应下:“我走的日子里,外面如果有什么风言风语,你就什么都别听,什么也都别想,好好调养身子。你看你弱不禁风的样儿,等我回来,有空带你登登山,练练把式。”
丹卿无语。
他没辩驳,只敷衍地点点头。
段冽无声无息地走了,正如他无声无息地来。
厢房空荡荡,只有短去一截的蜡烛,能证明他曾在这里待过。
丹卿躺在被窝里,向来好眠的他,最近总是不容易入睡。
彻夜辗转反侧,直至破晓,丹卿才迷迷糊糊睡着。
翌日清晨,万物仍在沉睡。
雾濛濛的天,一个稀眉细眼的老太监候在官道,等段冽等人策马而来,他拱手行了礼,尖声尖气道:“陛下说,三皇子目无王法、不分尊卑,仗着功勋,肆意妄为已久,很是没有皇室规矩。尤其昨夜宫宴,竟当众生事,若传出去,岂不是让全天下都贻笑大方。陛下还说,此番既是小小惩戒,还请三皇子就同侍卫们一般,用双腿走着去皇陵,以示诚心。”
段冽掏了掏受罪的耳朵,嗤地发出一声嘲笑。
那老太监面色时白时青,显然已在心里狠狠记下一笔,等着回宫向老皇帝打报告。
段冽无所谓地耸耸肩。
在段询这种无情帝王眼里,他有用时,嚣张跋扈那叫“没有心机”,无用时,这种桀骜不驯,便成了他誓要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果然很符合他段询一贯风格,用完便扔。
可他以为,谁都是任他拿捏的棋子吗?
如今可不是当年了呢!
火红色太阳沿着地平线,缓慢升上来。
段冽抬头,仰望天空。
那抹灿烂逐渐驱除心底阴翳,他黯淡的眼眸,终于恢复几丝神采。
不知那个贪睡的家伙,此刻有收到他送他的新年礼物吗?
段冽眉眼低垂,蓦地扯了扯唇。
第27章
楚府花厅,丹卿与落在林行肩上的鹰雕面面相觑。
“这是肃王殿下赠与我的新年礼?”
林行汗颜颔首。
丹卿左右打量着鹰雕,忍俊不禁。
这鹰脖颈系着红绸,许是觉得丢脸,毫无碧云间竹林初见时的嚣张。
那双小黑豆眼,骨碌碌直打转儿,偏偏不肯看丹卿。
似是成了精。
“它叫什么名字?”
“殿下没给它起名字。”
“那我能给它起个名儿吗?”
“当然可以。”
丹卿试探地用手抚摸雄鹰,见它瞪着眼睛,虽凶却不反击,也是有些好玩:“就叫啁啁吧。”
让楚翘寻来些肉干,丹卿掰碎了,亲手喂给啁啁。
啁啁起初别着头,拧巴片刻,终是抵不住美食引诱,低下傲娇的头颅。
一旦吃下第一口,这第二口第三口,便毫无心理负担了。
丹卿也有耐性慢慢喂,他问林行:“殿下出京,你不用同行么?”
林行微怔:“楚公子,你难道还不知道?”
丹卿动作微僵,随即恢复如常。
看来他预感没错。
昨晚宫里必是生了事,而且还与段冽离京有关。
林行张了张嘴,突然意识到什么。
在西雍,肃王事事出类拔萃,乃年少有为的无敌战神。
回京这几年,为打消帝王对西雍的忌惮,好让西雍养精蓄锐,他行事向来嚣张狂悖。
而帝王意图利用殿下掣肘另几位皇子,对他的恣意行径,自然乐见其成。
可无论如何。
这位殿下骨子里是骄傲的,比谁都骄傲。
若让他亲口对楚公子说出那些话,又将他的脸面和尊严置于何地?
丹卿喂完小块肉干,拍了拍啁啁的脑袋。
他虽不懂朝政,却也不笨。
经上次楚铮指点,丹卿在这方面的嗅觉稍微灵敏了些。
大威朝当今皇帝,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为谋帝位,段询当年亏心损德的事儿做了太多。段璧、段冽,乃至于最有机会登基的老凉王段治,都是这场斗争下的牺牲品。
自己这皇位来得龌龊,如今坐在龙椅,自然疑心重重。
段询谁都不信任,只在乎手中权利。
无声轻叹。
丹卿望向林行,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林护卫,你是西雍人?你能给我讲讲殿下在西雍的事吗?”
林行似乎有些意外,他拱了拱手,仿佛在回忆斟酌,半晌才开口:“殿下是康正十二年春末,离京来到西雍的。今上在西雍分割出小块封地,赐给殿下。西雍是边陲之地,黄沙荒凉,无论生产还是其他方面,都没办法跟内陆相比。殿下那会儿病得稀里糊涂,得的又是治不好的传染重症,同行宫女们个个嫌弃怠慢,老凉王怜殿下年幼,颇为照料。可能是天降奇迹,又或者是小殿下意志力强,他竟从病魔手中扛了过来。从此以后,殿下便平安顺遂起来。而且殿下的聪颖慧智,远超常人。他就是个小天才,无论学什么,一上手就会,常常把凉王膝下的封珏小公子气得咬牙切齿,殿下他……”
丹卿站在窗下,阳光照在他微微含笑的脸上。
透过林行描述,丹卿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小段冽。
尽管身世凄惨,小段冽却在偏僻封地活得很努力,他脑袋聪明,手脚敏捷,十二岁便率领西雍孱弱兵力,将周边挑衅的游牧族打得落荒而逃。
短短几年,西雍发展得很快,其中便有少年段冽的极大功劳。
西雍是威朝最贫瘠之地,段询将凉王分封于此,本就心存刻意。
他怎能容许西雍发展壮大。
那年,朝廷与突厥爆发战争,段询命西雍调遣兵力增援,老凉王与数万西雍士兵,大多葬身于此。
随后,少年段冽被召回京城。
重新做回他尊贵的三皇子殿下。
段询将段冽召回京城,自然不是顾念父子之情。
他不过是忌惮这位少年天骄,恐他在西雍壮大羽翼。
少年段冽是何等心思通透之人,他看穿了段询,便顺势隐藏锋芒,蛰伏于京城。
旁人的恐惧与厌恶,是他为自己、为西雍,谋取的时间。
当他树敌众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段询自然便对他和西雍越发放心。
可现在,各地频繁传出流言,说三皇子最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这无疑是段询触都不能触的逆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