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神君当成渡劫道侣(234)
天地仿佛与丹卿的情绪连为一体,狂风拔地而起, 万物摇摆颠动,地底似有无数怪物蠢蠢欲动。
崖松大惊失色:“这又怎么了?”
几人眸露骇然,眼瞳中,有黑压压的墨色,席卷而至。
漫山漫野,无论是不毛之地, 亦或是江流河海, 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迅速滋生出密密麻麻的紫葵草。
它们伸展着触手般的藤蔓, 旺盛生长, 直至铺满世间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 它们开始向上攀登,以近乎于吞天的气势,猖狂而热烈地叫嚣着、挥舞着。
挥剑斩不断。
烈火烧不尽。
如同被囚困在湿漉漉的阴森沼泽。
……
就让一切都毁灭吧。
丹卿闭着眼, 冷漠地想。什么爱恨情仇,什么是非对错,通通化作乌有,岂不干净?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心里又有一道声音,轻轻地叩问他自己。
从前,丹卿一直以为,他生来便是不被期待不受喜欢的。
这世间如此喧闹,为何独独没有一盏星火为他而亮?是他不够好,不值得别人的青睐与珍重吗?
在丹卿看来,命运好似从未眷顾过他,事实上,命运它一直都待丹卿不薄。
他有深爱他的母亲;容廷将生命最后的温柔与守护全部给了他;还有狐帝宴祈,他也是爱他的,在没有想起归墟记忆前,他就很爱他了!
自出生起,就有许多珍贵的爱意围绕在丹卿身边。
后来,丹卿又多了许多朋友,最早最初直至现在都关心他的云崇仙人,还有共患难的顾明昼、姬雪年和崖松。
以及那个人。
那人是特殊的,他是丹卿人生中最绚烂的一颗星。
丹卿曾因他笑,因他哭;曾因他生出一万种爱恨嗔痴傻;曾因他的陪伴而期待未来;也曾为他的离开而打碎懦弱的外壳,勇敢去追求这一生从未主动追寻过的幸福……
那个人身上,承载了丹卿太多太多第一次。
伤情至深时,丹卿甚至会想,如果不曾遇见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一定会是安稳的一生吧!可那一定也是极其寡淡无趣的一生。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许是偶然,但丹卿确信,他和他的遇见,却是必然,是命中注定。
很多很多年前,当小狐狸深深记住眸海中的那片蓝时,他们就注定会在某年某月某日相遇。
原来,他念念不忘的昔日少年,不是战神顾明昼,而是容陵。
泪意染湿睫毛,丹卿忽地睁开眼睛。
就在这一瞬间,圣洁的神光从天而降,一举击破阴霾与黑暗。
紫葵草随主人心念而动,杀意尽敛,它们收回冲天疯狂滋生的枝叶,乖乖匍匐着,重新做回大众眼中平平无奇的低阶仙草。
但从今日起,不会再有人敢轻视它们。
丹卿眸色逐渐恢复清澈。
漫天魔煞仍在世间游走,丹卿终于意识到,他怀中拥抱的,是昏迷的容陵。
容陵的生命力流逝得很快,丹卿垂眸,目光落在自己染血的手背手指,他掌心不知何时起,紧紧握着一把剑,锋利的剑刃直穿容陵胸膛而过。
望着面无血色的容陵,丹卿恍惚间觉得,他们之间的那些争执诀别,都像是很久很久前发生的事情了,就像上辈子。
原来,有些恨和怨,真的可以在某个时刻一笑置之。
丹卿弯了弯唇角,翠绿色藤蔓自他指尖生出,它们缠绕着银白剑刃,快速生长,没入容陵心口,随即化作浅金色如阳光般具有治愈力的能量。
容陵惨白的脸颊慢慢恢复红润,但他没有醒来,丹卿将容陵扶到一旁安置,起身,望向目不转睛盯着他的姬雪年三人。
一团同样具有疗愈作用的浅金色光芒,笼罩三人。很快,顾明昼几人发现,他们耗空的灵力竟一息间盈满,受重创的丹田肺腑也修复完整。
现在的丹卿,已觉醒血脉之力,或许抬手间便能摧毁天与地。
他是源族人,活生生的源族人,与那些封印于归墟的恶煞不同,他仍清醒且拥有理智。
但源族的灭族之仇是真,六界曾经的残暴罪孽亦是真,所以,丹卿到底会站在哪一边?
崖松年纪小,最不会掩饰情绪,他把下唇咬得苍白,一双眼睛牢牢锁定丹卿,可是,那些想要规劝、央求丹卿放下的话,如何都说不出口。
在崖松印象里,丹卿是个心软的好人,绝不会滥杀无辜,但那是以前。
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刺激和打击,就能击溃一个人所有心理防线,好比狐帝宴祈的死。
一侧的顾明昼姬雪年都没有开口,丹卿也不说话。
迎着凛冽寒风,丹卿抬起头,他双目能看到千里之外,耳边亦能听到挥之不去的哀嚎哭泣。
人间、仙界、魔界……各处子民齐心协力,共同抵御魔煞侵袭。
山河破碎,一座座高楼崩塌,一个个家庭残缺,魔煞把它们曾经历的,原原本本奉还给这个世界。它们的疯狂,与六界生灵的悲惨,组成一幅幅残忍凄厉的画面。
丹卿心有不忍,他想阻止,浅金色的光芒自他指尖溢出,却在半空消散得无影无踪。
怔怔望着溃散的源族之力,丹卿忽地扯唇,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原来他心底仍有恨。
他认同苍生的无辜、生灵的怜弱,可他心中有恨。
恨不知何处来,又觉处处都有恨。
丹卿忽然笑出声来,直至眼角坠下一滴晶莹的泪。
顾明昼三人又惊又忧,欲上前。
丹卿却猛地倒退两步,他抬指拭去眼角泪痕,眸中浸着冷。
原来,丹卿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他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太多欲望和情绪的人,别人有的,他没有的,丹卿便默默告诉自己,那些本就不属于他。这些年,丹卿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渐渐地,他把自己也骗过去了。
九重天总爱睡觉的那只小狐狸,其实只是在利用这一点,去掩饰他的孤僻、自卑、不擅交际,和不受喜欢。
不争不抢,不妒不忌,原来都是丹卿和这个难以融入的世界的相处之道。
他的迟钝,他的不在乎,某种意义上说,竟是一种无言的对抗和妥协。
很早很早,一粒名为恨的种子,就已藏匿在丹卿内心最深处。
后来,一桩桩机遇,彻底催生它发芽。
丹卿到底恨什么呢?
细细算来,恨的竟有好多。
他恨容廷与圣女绯的选择,恨六界的丧尽天良。
他恨容陵的始乱终弃,恨容陵事事瞒着他,恨容陵打着为他好的名义,自以为是地做出一系列决定。
他恨宴祈,恨宴祈明明爱他、关心他,却从不说出口,恨宴祈与容陵共同筹谋,帮着容陵骗他。
丹卿恨这个世界,最恨的却是自己。
他恨自己年幼无知,没能阻止圣女绯与容廷的牺牲,恨自己没能在与宴祈这段父子关系中,更主动一点。也恨自己平日以温软示人,让容陵以为他只能被他护在羽翼之下,而没有与他并肩面对今日风雨的能力。
如果他能更聪明更警醒就好了。
如果源族没有遭此劫难就好了。
如果宴祈和圣女绯,还有容廷都活着就好了……
可哪里又有那么多的如果?
一切皆已尘埃落定。
丹卿含泪看着自己染血的双手,左手承载着的,是容陵他们对他的爱,右手中握着的却是无法消融的恨。
爱恨两面,无论是因爱生恨,又或者是爱恨交织,都让丹卿明白一个事实,封印虽已解除,但他觉醒的源族之力不够纯粹,他不是那种至纯至善的人,他不够仁慈,他没有办法抚平内心的种种不平。
纵然丹卿愿意自己的力量去净化天地魔煞,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丹卿甚至不敢直视内心最深处的恶意,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不想破坏,但也并不想拯救这个世界。
也许,他只想做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人间。
他似乎是真的累了。
丹卿蓦地阖上双眼。
与此同时,天空数道光影齐齐朝此处飞来,落地瞬间,幻化成百来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