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218)
唐政像是想到了什么:“你现在说自己不能生,万一你夫郎有孕了,又该如何解释?”
陆川说:“这不是很简单吗?就说找了个神医医治,给治好了。”
“厉害!”席东也冲他竖了个大拇指。
知道消息是假的,而且是陆川特意放出去的,几人少了那份小心翼翼,一下子放松下来,变回原来的样子。
席东说:“说来行舟你小子艳福不浅啊,年轻俊朗的探花郎,那天游街可是把整个京城的年轻女子哥儿的眼睛都吸引了。”
就连席东家里那几个未结亲的妹妹,都变着法儿想打听探花郎的消息,还打听到席东头上来。
而且不管席东怎么说,陆川夫夫俩感情有多好,她们对陆川的兴趣还是很浓。特别是说到陆川和夫郎相处的细节时,她们眼里的光感觉更亮了。
他们昌盛伯府的小姐,不可能去做妾,想当人家的平妻,还得先过了永宁侯府那一关,相当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所以席东理解不了,为什么他这几个妹妹还对陆川如此热衷,连带着对他夫郎也很感兴趣。
苏幕赞同地点头:“我家那几个堂妹,也是一眼就看中了你,手帕丝带绢花之类的,可全扔给了你。可惜你就接了一朵花,伤了不少女子哥儿的心,那朵花是不是你夫郎扔的?”
陆川反问:“你说我敢接别人的花吗?”
苏幕想了下陆川若是接了旁人的东西,回去还不定会遭到什么呢,毕竟谢东家在唐家庄子上一个人抱起那架农具的场景,苏幕还历历在目。
永宁侯府出来的人,哪怕是一个哥儿,武力也是不可小觑。
想到谢宁那彪悍的实力,几人是不敢再打趣陆川,毕竟说多了,有挑拨夫夫俩感情的嫌疑。于是连忙转移话题。
席东和苏幕如今还在国子监读书,会试殿试都和他们无关,这些日子一直被关在国子监里,少了陆川唐政刘扬三人,他们感觉少了许多乐趣。
哪怕几人升到率性堂后,相处的时间只有午间休息的时候,但不妨碍他们交流感情。
今天刚好是席东和苏幕休沐的日子,几人便趁这个机会一起聚一聚,此外刘扬还有一件事要宣布。
唐政已经确定了去工部当官,如今还没到工部办手续,是想着等这一批新科进士一起再入职。
陆川是今科探花郎,按照常年的惯例,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传胪,是直接进入翰林院,不用等待吏部的授官。
“什么?你要外放?”席东惊讶道。
刘扬点头肯定:“是有这个打算。”
唐政皱眉:“可是你以前不是想要进户部吗?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以刘郎中在朝中的人脉,想要留在京城,是有些困难,但在户部当个小吏还是可以的。
而且只要他说一声,这么多年朋友,他们难道还会不帮忙?
席东和苏幕也是一脸不解,不明白刘扬怎么突然就要外放了。
陆川若有所思,他大概明白刘扬为什么要外放了。
刘扬难得笑了一下,说话也比平时多。
“若以之前的想法,我确实是想进户部。但现在不一样了,我考中的进士,想法也不一样。”
按照刘扬之前的想法,他顶多只能考中举人,到时候让他爹操作一下,到户部当个不入品级的小吏,发挥他的算术天赋。
现在他考中了进士,但名次靠后,只有一百八十九名,即便留在京中,也没有什么好的官职,大概率还是只能当个小吏。只是有品级和没品级的区别罢了。
但相同的是,都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家中的夫郎,他都想拼一次。
人人都想留在繁华的京城,但只有外放,才有更多的机会,他不想一辈子蹉跎在京城。
听了刘扬的解释,陆川表示赞同:“外放到其他地方,只要做出成绩,升官的机会是多一些,但官场也很复杂,你确定你能应付得来?”
“行舟说得对,京城好歹是天子脚下,当今圣上圣明,吏治清明。可到了外地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江南,听说那边的官场尤其复杂。”唐政附和道。
江南富裕人尽皆知,可官场和豪商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听说那边的帮派水也很深。唐政怕刘扬去了那边,成绩还没做出来,就被拖着同流合污了。
听了唐政的话,苏幕也有些紧张,他爹之前是巡道御史,对江南那一带的官场情况还算了解。
刘扬说:“我不打算去那些富裕的县,穷苦的地方才更容易做出成绩。”
他做了那么多卷子,懂了那么多致富的道理,他想去实践一下。
席东蹙眉:“去穷苦的地方,你受得了吗?”
以前他们还没考上秀才的时候,曾经跟着国子监的夫子,去其他地方游历过,虽然没有多远。
见过其他地方的贫苦,席东越发喜欢京城,他是不会想到那些地方去吃苦的。
刘扬说:“以前游历过,觉得还行,虽然没有京城繁华,但我可以让那个地方变得繁华。”
说这话的时候,刘扬壮志满酬,眉宇间有几分斗志,和他平时沉默寡淡的表情不太一样。
陆川点头:“看来你早想好了,打算去什么地方?可需要帮忙?”
刘扬自己都想好了,陆川作为朋友,自然是支持的,只希望他能一直保持本心。
见刘扬主意已定,唐政几人也没什么好阻拦的,只能多给他点帮助。
唐政说:“若是有想去的地方,我可以让我爹帮忙运作。”
苏幕说;“我爹最近不在京城,没法帮到你,不过唐大人一个人应该够了。”
吏部授官可是一门学问,每次科举取士之后,吏部都能有一大笔额外收入。
有刘扬这种想去贫苦县城的人,自然就有人想要留在京城或者到富裕一点的县城去。
时下读书人的观念,科举就是一朝鱼跃龙门,一旦考中进士,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至于这钱怎么来的,自然是由当地富商上供。
若是被分到了贫苦的县城,他们想捞一笔都没什么油水可捞,所以人人都想要去富裕的地方当官。
像是刘扬这种主动要去贫苦地方当官的人,在他们看来,就是个傻子。
刘扬笑了:“不用了,我要去贫苦的地方,都不用送礼运作,只要我爹说一声就行了。至于想去的地方,我打算到北疆去。”
那边靠近关外,时有戎人来打秋风,土地贫瘠,不好种植农作物,导致北疆那边一直都很穷苦,基本是人人嫌弃去的地方。
但其实有北疆军在,刘扬并不担心安危问题。至于土地贫瘠,最近朝廷在推广土豆的种植,听行舟说土豆也能在北疆种活。只要这一季种植成功,明年就能在北疆推广种植土豆。
到时候百姓们有了果腹的食物,就不用花大价钱去买其他地方运来的粮食,百姓们也能富起来。
陆川说:“既然你有了想去的地方,我们也不多说什么。我岳家在北疆还有些人脉,让我岳父写封信过去,让当地守备多照应一下。”
刘扬本来不想接受大家的帮助,但陆川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在外当官,安全最重要。
最后刘扬还是接受了陆川这份好意。
第166章 满月
陆川发现,今年的三月,事情好像格外多。
他如今不用再去国子监读书,不再一心扑在读书上,却仍然不得闲暇。
忙完了自己的庆功宴,陆川还得参加同窗们的宴席,就他认识的人中,在今年考中进士的就有十来个。
而且大多是岔开了日子,导致陆川差不多每天都要出门赴宴,随礼都随出去了不少。当然,他摆宴那天也收了不少礼。
至于谢宁,则是配合官府用报纸宣传土豆,去年秋收时已经宣传过一波,现在则是要把种子和种植落到实处。
现在每一期报纸,都有土豆种植每个不同阶段的指导,力求让百姓们少走弯路。
而且这两年农司那边培养了可以传授土豆种植技术的人员,京城周围的每个县镇都有人驻扎,百姓们随时可以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