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143)

作者:日进斗金 时间:2025-05-02 22:48 标签:生子 甜文 种田文 强强 爽文 基建

  沈宣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收入等信息,才发现这些人大多脑子活络,家里倒是都不算太穷。
  他筛选了一些信息可靠之人留下,让他们负责教授其他人种植技巧。之后又将租来的地以半吊钱一亩的价格分包了出去。
  也就是只要你来耕种,一年每亩地就能得到半吊钱,种好的东西上交给地主,还不用交税。
  对于贫困潦倒的砂州百姓,半吊钱竟也是一份不小的收入,于是砂州城里便有不少家有多余劳动力的百姓去包了二三亩田赚外快。
  五百亩沙地,不过多久就全都包出去了。


第111章
  砂州城东,临近海边有个小渔村。村里多是渔民,世代打渔,也就混个温饱。
  稍微富裕点儿的家庭,攒上一辈子,也能在附近买上两亩劣等田。
  这里的田地沙土多,种粮产量不高。自家种上一口粮食蔬菜的,除去赋税刚刚够吃,不用靠打渔换米换菜的,也就算得上条件不错了。
  赵宝珠是个哥儿,今年刚满十二岁。他爹前两年出海时遇上海难没回来,家中就只剩下了他与一个身子不太好的母亲。
  打渔的营生是做不下去了,为了吃饭,赵宝珠的母亲莹娘就去城里找了个浆补的活计。
  这浆补的活计是专门给人洗补衣服的,一件衣服只挣一文钱。莹娘一日也就能接上三四件活儿,挣个几文钱,抠抠搜搜的买一点儿劣等米。
  再加上赵宝珠在海边拾到的海蛎子与贝壳之类的,勉强也算能吃个饱肚儿。
  赵宝珠家的日子过的这般穷,衣服上补丁落着补丁,洗的都退了颜色。
  因着家里没有男人,请人又太贵,房顶漏了雨都没人修。每到下雨天,那就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叮叮当当的好不热闹。
  这一日,莹娘与平常一样去了城里浆补衣服。赵宝珠端着个木盆在海边儿拾海蛎子的时候,就看到远远的来了一行人,手上拿了张告示,张贴在了码头附近的告示栏上。
  不一会儿,便也不少附近的百姓围了过去,对着那张告示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赵宝珠见状便也端着木盆凑了过去,想听听这些人到底议论些什么?
  那告示上的字他是认不得的,但围观的百姓们的话他却听的懂。
  此时便听见一人说道:“给人耕田,一亩田一年就有半吊钱?还有这种好事儿?”
  “这田哪有这么好耕的?附近都是沙地,根本种不了粮食。要是耕地这么容易,这些地怎么可能还一直荒着?”
  “说是不种粮食,只种些好养活的果子,还有专人来教,倒是比种粮食容易的多。”
  “砂州百姓粮食都吃不起,还有几个人吃果子?果子都卖不掉,还得想办法拉到其他地方去卖,这路上耽误几日,果子就坏了,我听着就不靠谱。”
  “这有什么?反正收成好坏也是地主的事儿,人家不是说了,只要你去耕田,就能有钱拿?”
  “这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我可不信,别是有什么诈,还是老老实实打渔靠谱!”
  ……
  常年以打渔为生的海边渔民们乍一看到这告示心里都是不太相信,只要耕田就有钱拿?也不计较田里的作物挣不挣钱?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但赵宝珠却是眼前一亮,若是这告示上说的是真的。自家种上一亩田一年就能拿到五百文钱,若是种上三亩田,就与莹娘给人在外浆洗挣的差不多了,家里过的也能没那么拮据了!
  赵宝珠不过略想了想,便过去找到那贴告示的人问道:“我想种田,敢问这田应该怎么种才好?”
  那贴告示的人打量他一眼,见他是个年幼的哥儿,便开口说道:“你家中父母呢?一共几口人?种田需要承包田地,与我们老爷签订合同,叫你家当家的过来吧!”
  赵宝珠没想到种田的手续竟然还要这么正式,当下有些失望的同时,却也觉得这事情的确是很有几分靠谱。
  这围观的人群里,也有一些认识赵宝珠的同龄人,见了赵宝珠前去报名,便笑话他道:“赵宝珠,你可别被骗了。等签了合同,说不定就要被卖到别人家做牛马。”
  “我听说大户人家的下人就最爱找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好是能干活的时候。运气不好的,还会被卖到黑厂房里做苦力,到时候一天要干七八个时辰的活儿,生死都是捏在别人的手上的。”
  ……
  赵宝珠听了他们的话,心中也是有些害怕的。但家里过的太苦了,就是有那么一丝挣钱的希望,他怎么也想要去试一试。
  到了晚上,莹娘回来了,赵宝珠就将此事告诉了莹娘,说自己想去种田挣钱。
  莹娘听了,倒是没有与那些围观的渔民们一般反应。
  她这些日子都在城里的铺子给人浆洗衣服,听了不少城里的各种消息,其中最热闹的就是关于这承包沙地的事情的。
  因着城里消息灵通,莹娘便得知了这承包沙地的主人正是砂州知州的夫郞。既然是官老爷家的人,应当不会是骗人的拍花子。
  莹娘听了赵宝珠的话后,也很是心动。她如今一日也就挣个三四文钱,若是家里包下三亩地,自己与赵宝珠得空下些力气,一年多挣个一千五百文钱,怎么也能比现在过的好些!
  下定决心以后,莹娘翌日一早就带了赵宝珠去找了那守着告示栏的人,提出自家想要包下三亩田。
  那人打量了莹娘一番,又仔细询问了一下莹娘家中的情况,便拿出一张提前写好的合同,在上面填了几个字后说道:“这是与你签订的承包合同,你家附近便有空着的沙地,一会儿会有人过去划出三亩给你。”
  “你若想好了,就在这合同上画押签字,之后便要好好听管事的吩咐,按照他们的要求种田!”
  莹娘是个不识字的,但见那签订合同之人神色自若,一脸淡定的表情,不像个坏人。便咬牙沾了沾印泥,在合同上盖上了红手印。
  那人见状,将其中一份合同递给莹娘说道:“这是你家的承包合同,日后西面那三亩沙地就是你家负责了,可要把合同给收好了!之后便可凭着这合同过来领钱。”
  说完以后,就让一个中年男子带着莹娘去附近看地。
  莹娘连忙把合同收进怀中,与那中年男子一起去了一片沙地。
  那沙地离她家不远,走路一炷香的时间就能走到。
  那男子在地的边缘上丈量了一阵,插了几根杆子,又用绳子围了一圈,之后才对莹娘说道:“这绳子里的地都是你的,以后你就负责这块儿沙地。至于要种什么,怎么种,你就来问我。”
  “我姓尚,是负责码头附近这片沙地的管事,白天就在那码头旁的小屋里呆着,你田里有不懂的事情,就都来问我!”
  这姓尚的男子就是沈宣雇来的几个管理种田的老手之一。沈宣给了他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报酬,让他负责码头附近的一百亩沙地。
  这些管事儿的家中也有田产,出来帮着沈宣教导雇农种植水果,就又能多挣一份薪水。
  且沈宣给的银子不少,与城里一个大铺子的管事差不多价格,在砂州来说便已经是十分好的差事了!
  莹娘起了个头后,之前有些还在观望的渔民们,心思便也活络了起来。
  特别是那些家里穷的,孩子多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这么一项额外的收入,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大好事!
  渐渐的,除了莹娘以外,便陆陆续续也有更多的渔民们报名承包了沙地。不过几日,码头附近的一百亩沙地就全承包了出去。还有其他的土地,在更远的地方,就不是由这位姓尚的管事负责了。
  不过有跟着莹娘一起承包了沙地的,就有不看好这承包土地之事,与他们唱反调的。
  赵宝珠的亲叔叔赵二郎家里就对承包沙地一事挺嗤之以鼻的。
  赵宝珠父亲去世后,赵二郎家里就与莹娘他们断了来往,生怕莹娘与赵宝珠母子二人过不下去了,会到自家来讨吃讨喝。
  莹娘是个要强的,见夫家兄弟这般态度,不管过的多难也是咬着牙自己一个人撑了下来,绝不找这赵二郎家多要一杯米。

上一篇: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六指夫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