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网游竞技>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下(22)

作者: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08:08 标签:爽文 重生 升级流 成长 师徒 体育竞技

  “总计12名决赛选手将在稍后的比赛之中角逐今晚的最终胜利。”
  在简单介绍过场上的12名男子跳高选手的所属国别情况之后,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之间的话题很自然地还是过渡到了江源和张旭健两人的参赛目的上来了。
  “有的观众可能心中有所疑惑,为什么在这一次亚锦赛的男子跳高决赛中,我国名将孙宇航没有出赛?这是由于孙宇航已经顺利达到了世锦赛的达标线,所以在这一次的亚锦赛上,孙宇航没有选择出赛,而是将参赛机会给到了小将江源。”
  “这是国家队对于江源的一种期盼和肯定,不过此次卡塔尔多哈世锦赛的男子跳高达标线高达2.30米,这个成绩即便是对于张旭健这样的成名老将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太容易达到的成绩,特别是2.30米这个成绩还是江源迄今为止在正式赛事中还没能达成过的成绩,所以只能说,江源有希望可以达到世锦赛的达标资格,而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看稍后的比赛情况了。”
  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一贯都不是那种将选手吹捧得下不来台的风格,正是因为两人解说中这种实事求是的质谱风格,才会频频出现被网友们调侃为’疯狂叠甲’的故事来。
  对于今晚的比赛,两人的介绍也一如既往。
  直播间里的田径迷们和吃瓜群众们如今早已经习惯了两人的风格,属于是两位老师说两位老师的,他们就捡着需要的部分来听,余下的部分就由他们自己在公屏弹幕上自由讨论。
  【来来来,压一压,江源今晚会申请免跳到多少?】
  【压一手2.22米吧。】
  【那我压一个2.25米?】
  【2.25米是否有点太过分了?毕竟是亚锦赛决赛,感觉2.20米差不多了吧……】
  【亚锦赛的决赛,基本上第一跳的高度就已经在2.15米了吧?第一跳之后,横杆抬升一次就该到2.19、2.20米了,如果只免跳到2.20米感觉不像是江源的风格,就算亚锦赛决赛需要慎重一点,至少也该到2.22米吧?】
  【同意,跟着压一手2.22米!】
  ……
  作为如今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年轻选手,江源与苏屿各自有各自的比赛特色,其中与苏屿的’起跑反应时’的知名度不相上下的,就是江源在跳远和跳高赛事中的’连续免跳’了。
  这种’连续免跳’几乎已经成为了江源参赛比赛的一种标志性动作,只要是江源参赛,观众们就免不了来压一压江源的’连续免跳’次数。
  不过今天的男子跳高决赛开始之后,江源的表现当即就让这些田径迷们大跌眼镜了起来——
  不仅是这些田径迷们,就连叽咕视频直播解说间里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在看到江源第一跳就正常试跳时,他们两人也都吓了一跳。
  “江源选手在今晚的比赛中竟然没有选择免跳?”
  田汝辉看着赛场上的江源几乎是波澜不惊地轻松启动助跑然后顺利地助跑、起跳、越过横杆,然后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原本以为江源是觉得自己今天的状态不好所以才选择在一开始2.15米的高度上就开始试跳,但是看着赛场上江源从容的状态,田汝辉着实是有些无法理解。
  难道……江源选择了什么新的战术方案?
  ***
  叽咕视频的直播解说间里,这些田径迷们也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压了所有的可能性,结果偏偏就输给了’不申请免跳’的这个可能。
  【所以……有人知道江源今天这是个什么情况吗?】
  其实说起来,江源过去也不是没有不申请免跳过,但是当时那一次的比赛,事后江源自己解释说,是需要让自己提前适应一下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跳远、跳高两个赛事并行推进的情况,所以提前感受一下。
  可是今天……在今天的亚锦赛上,江源这样做又是因为什么理由?
  别说是田汝辉、周继明还有这些田径迷们,事实上就连观众席上的中国选手区席位上,郑胜他们这些随队教练也对江源今晚的战术选择感到有些惊讶。
  倒是裴定山看着赛场上江源的表现,微微点了点头。
  边上的刘钦龙在看到江源点头的动作之后,好奇地问裴定山:“小裴教练,江源今晚的这个比赛状态,你看出点什么门道儿了?”
  裴定山听到刘钦龙的询问,直白道:“没什么,只是江源在今晚或许找到了他最好的状态。”
  刘钦龙:“???”
  这话怎么说的?
  裴定山看着赛场上的情况,平静道:“之前江源的比赛,连续申请免跳看起来或许很有刺激的效果,但是一场’好看’的比赛对于选手来说,未必就是最好的比赛。”
  刘钦龙和郑胜听着裴定山的这话,一开始有些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毕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练了,两人脑子一转也都隐隐读懂了裴定山这个话里的意思。
  裴定山接着道:“前期的连续申请免跳确实可以给江源节省不少的体能,但是对于他来说,也缺少了对横杆逐步提升高度的一种更加细节上的体验和感受。”
  从每一次横杆间隔5厘米的提升,到4厘米、3厘米、2厘米的间隔,江源体会这种间隔的机会也远比其他选手要少,而且前面几次试跳的免跳,对于江源来说原本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体能负担,与其说是试跳,不如说是给予他的热身机会。
  特别是这一次的亚锦赛决赛,江源原本就只需要参与男子跳高的赛事,不需要跳远和跳高两个单项同时兼项并行。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前期连续申请免跳,不如就像是现在这样,一步步从2.15米的高度开始试跳,寻找最好的状态以及对于更高高度的提升后过杆所需要的力度与把握。
  也就是说,江源从2.15米这个高度开始试跳的做法,不仅不是他对于这一场比赛没有把握的表现,反而是他足够清醒、理智,并且对于这一场比赛充满着野心的表现。
  现场的中国选手区席位上,郑胜和刘钦龙他们在听懂了裴定山的说法之后,不由地对赛场上的少年感到越发赞叹了起来。
  毕竟像是江源这样的少年选手,一旦知道观众对于他的表现有某些定式的期待之后,出于少年人炫耀的心态,往往都会愿意更突出地展示自己在这一个部分上的能力。
  可江源偏偏就没有在意观众们对于他的看法,只是出于最理智、冷静的想法,来做出对于自己比赛的选择。
  在想明白这些之后,郑胜和刘钦龙都不由得感慨了起来——所以说,为什么天才选手之中往往有许多人会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标志呢?就是因为体育竞技虽然拼的是身体素质,但是同时不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也都需要选手们对于赛事注入自己的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的选手,才有可能真正达到他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赛场上,不仅是男子跳高的决赛还在继续,与男子跳高的决赛并行的还有男子1500米、男子110米栏的预赛以及男子链球的资格赛等,但是不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当前阶段的网络直播中,受到关注度最高的仍旧还是男子跳高的这一场决赛。
  场外的观众没有裴定山的解说,但是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作为多年的老解说,对于选手的比赛表现也有自己的理解,在经过思考之后,两人倒是也给出了与裴定山相近的答案。
  叽咕视频的直播解说间里,田径迷们在跟着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理清了江源的思路之后,也不由得有些期待了起来——不知道在江源这样认真地对待比赛的情况下,在今晚的这一场亚锦赛决赛之中,江源是否能够突破自己此前的极限,达到更好的成绩呢?
  此时的男子跳高决赛赛场上,对于江源比较了解的暂时还只有张旭健一人,余下的选手或没有听说过江源的名字,或是即便听说过江源的名字但也并没有与江源同场参赛过,不了解江源的实际比赛风格。
  张旭健打算是比较了解江源的,包括这几天在多哈,因为同属于一个项目,所以张旭健也与江源同在一个房间住着,只是过去在队里还会闲聊几句的江源,在这一次的同宿过程中与他完全没有交流。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