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少年行(142)

作者:盐盐yany 时间:2023-02-23 11:14 标签:年下 架空

  “对不起……”
  “阿恒,阿恒你看着我,”我把他从地上拉起来,捧着他的脸直视着他,“你放不下的不是我,只是自己的心魔罢了。你看清了,我早就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柳存书了,既然我当年没死在长安,没死在白水城,那就一定是还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会好好待在这里等你回来,你也要答应我,遇事要当心,不要急躁,不可冒进,凡事多于景将军商量着来。”
  “大将军,”我在他眼皮上亲了亲,“我等你凯旋。”
  开印复朝的第一天,一则消息震惊了朝野。
  突厥九部突然集结,在除夕当夜偷袭了甘州大营。主帅杨鸿飞当时正在军营里歌舞升平,一点准备也没有,被突厥骑兵冲了个人仰马翻。只那一夜,三十万大军便少了一半,杨鸿飞率领着剩下的队伍接连败退,被突厥骑兵一路赶出了甘州,又失了肃州。甘州肃州向来为陇右的咽喉之地,切断了这里便相当于切断了陇右跟朝廷的联系。如今杨鸿飞正领着剩下的十五万人蜷缩在瓜州玉门关,被截断了粮草,四面受敌,不晓得哪一刻就被聚而歼之了。
  皇上震惊之余,连夜召了兵部、户部和景行止入宫觐见,制订了战略,十六一早的大朝会当众宣布。
  命景行止为兵马大元帅,从剑南道征调天宝军增援瓜州。突厥如今握住了陇右的咽喉,硬攻不是办法,而且天宝军长途跋涉也不适合突袭作战。所以天宝军不经关内道,直接从吐蕃借道,直抵瓜州腹部玉门关,与甘州大营残部汇合后,再一举夺回甘州肃州。
  此外还需要有个人携京城驻兵长途奔袭,切断敌军后路,与天宝军里应外合,才可一击击破。
  少将军景朔主动请缨,愿担此重任。
  对比圣心大悦,除了征调了两万羽林军,还从护卫皇城的禁军里抽调了一支队伍给他。这支队伍全部由突厥人组成,各个身形高大,骑射功夫无人能敌。
  这支队伍的前身还有个名字,叫——图朵三卫。
  召令下得急,队伍白天整顿,当夜就得出发。
  临行前长乐坊一条小胡同里一扇小角门突然被敲开。阿福叔开的门,看见来人愣了愣,侧身退到一旁让人进来。
  首先进来的是阿恒,一身银甲,威风凛凛。身后紧随着一队人马,这些人全都阔眉深目,身高异于常人,满满站了一整个院子。
  老相爷从房里出来,这些人二话没说,齐刷刷跪了一地。
  老相爷像是早有预料,摆摆手:“都去吧。”
  众人叩了三个响头适才起身,阿恒摆摆手,让这些人先出去,最后来到我身边,紧紧抱住了我。
  满身的甲胄硌得我发疼,力道勒紧骨缝里,恨不能揉碎了一起带走。
  阿恒好像抱了很久,却又像是只抱了一瞬间,再不留恋,转身出了院门。
  少年将军翻身上马,一骑绝尘,带着他的队伍很快消失在巷子口。
  我一直目送他到再也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去,锁了院门,径直进了堂屋。
  屋子里已经煨好了茶,雾气缭绕,我冲着雾气后的人深深鞠了一躬,“阿恒走了,请老相爷告诉我当年柳家灭门的真相。”


第134章 旧案
  老相爷从容倚靠在罗汉床靠背上,抬手给自己冲了一杯浮梁茶,撇撇茶沫,问道:“你对当年的事知道多少?”
  “我当年还小,知道的不算多,大都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我想了想垂眸道,“说是我爹勾结河东节度使陈楚山起兵谋逆,被陛下洞察,先发制人。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后,我爹又毒杀陈皇后,谋害皇嗣,最终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老相爷端着茶杯点点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爹不可能谋逆!”我猛地抬起头来,“首先在情理上就说不通,我从来不知道我爹跟陈楚山有什么交情,而且我爹当时已经是中书令,一朝宰相,又得陛下恩宠,他怎么会想不开去跟陈楚山谋逆?这样于他有什么好处,难不成陈楚山还能许他半壁江山不成?而且陈皇后为陈楚山的胞姐,如果我爹真的是勾结陈楚山谋逆,又怎么会毒杀陈皇后?他这样不是自掘坟墓,斩断了与陈楚山的交情了吗?如果真的是我爹害的陈皇后,那林琼将军怎么还会放心把四皇子放在我身边这么些年?”
  老相爷点点头,隔着层层雾气却是我看不清的神情,缓缓道:“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你有个舅舅在陈楚山手下当副将吧?”
  “是我小舅舅。”我轻声道,接着又拔高了音调,“可即便我小舅舅是陈楚山的副将,也不能就此说我爹要跟他一起谋逆吧?”
  老相爷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接着道:“我当时已经卸任了左相一职,对朝中的事不大上心了。但我知道的到底要比你多一些,要查办一朝宰相,自然不能凭着一点子虚乌有的东西空穴来风,当时这件案子证据齐全,经过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三司会审,是件板上钉钉的铁案。”
  我狠狠皱了下眉,“怎么会?”
  “来,你先坐下,”老相爷指了指罗汉床另一边的位置示意我坐,又挑着小铜壶问我:“喝茶吗?”
  我摇摇头,一门心思扑在案情上,急着追问:“什么证据?”
  老相爷反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看着茶沫上下翻飞浮动,问道:“你对当时陈楚山的情况了解多少?”
  “知道的不算多,”我道,“就知道他是陈皇后的胞弟,镇守边镇,小舅舅也在他手下办事。”
  老相爷摇头:“陈楚山可不是镇守边镇那么简单。”
  “随着太祖、太宗在位时屡次开疆拓土,先帝在位时王爷又平定了突厥和吐蕃,咱们大周的疆域可谓是空前辽阔。这些疆土怎么处置?怎么巩固边防?怎么防止异族觊觎?这些一直都是朝会讨论的重中之重。到当今圣上继位,这些事情的解决策略总算有了个雏形。陛下在十个重要的边地设立兵镇,由十个节度使管理。这些节度使全都手握重兵,将大周疆域围城一道坚不可破的防线,对当时虎视眈眈的异族确实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老相爷轻轻啜了一口茶:“陈楚山,因着是陈皇后的胞弟,又是将门出身,出任河东节度使,这也是当时最大的一个兵镇。而与他交好的莱阳侯、魏国公分别出任范阳、平卢节度使,这两人皆以陈楚山马首是瞻。自此陈楚山便拥有了东起营州,西至晋州的整片北方疆土,手上精锐无数,拥兵二十万。这些节度使们不但手握这些驻地的兵权,还兼领当地的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甚至当时各州刺史都居于他们之下,听从调派。当时还发生过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每逢岁末各州刺史都要往这些节度使府上送银子,美其名曰平安俸,当时的幽州刺史是个清官,也是个硬骨头,愣是无视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给当时的范阳节度使送礼。结果第二年,莱阳侯随便寻了个由头,竟将这位幽州刺史在大街上拿鞭子抽死了。”
  我皱了皱眉:“幽州刺史,怎么说也是从三品的官员,陛下钦点,他怎么敢?”
  “是啊,他怎么敢?”老相爷遥想当初,轻轻眯了眯眼,“这件事当时在朝中也引起轩然大波,满朝大臣集体上书请求严惩莱阳侯,可最后还是让他逍遥法外了。”
  我不解:“为什么?”
  “因为他们手上有重兵二十万呐!”老相爷重重叹了一口气,“当时朝廷有多少兵?京畿附件的折冲府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过八万人。这八万人有一半是根本没拿过刀枪的农民,你要他们如何和军容整齐、日日操练的边军打?从河东过了洛阳、过了潼关便是长安,若这二十万大军真的挥兵南下,谁可阻挡?”
  我抿了抿唇,“朝廷这是割肉饲虎,就由着他们这么坐大?”
  “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老相爷道,“这件事之后,大家便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陛下下设监军一职,代表朝廷协理地方军务,但是这个监军由谁担任又是一个问题。”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太平长安

少年行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